由于品種優良、科管到位,今年,核桃主題公園的千畝核桃喜獲豐收。
本報訊 (通訊員 李夢玉 劉春榮)“我們村這幾年的變化真是太大了!村里的環境變好了,房屋建得漂亮得很,日子也過得有盼頭,我每年有土地流轉金2000多元,還在核桃基地管護林下種植中藥材,一年下來最少也有3萬多元收入。”白露過后,位于丹鳳縣棣花鎮許家塬村的核桃主題公園里一派忙碌景象,枝頭累累的核桃果已披上青褐色外衣,村民正在收撿成熟的核桃。收撿核桃的田大爺說的一席話,折射出了許家塬村的蝶變。
許家塬村的變化得益于蘇陜協作。2016年,棣花鎮積極踐行“萬企幫萬村”政策,大力推動蘇陜協作“四方雙結對,共建示范村”項目實施,與陜西天宇潤澤生態農業有限企業對接并達成合作,整合流轉許家塬村的核桃林地,打造帶動群眾致富、鞏固脫貧成效的陣地。2021年,鎮上投入蘇陜協作項目資金200萬元用于建設許家塬村北塬林下的中藥材種植項目,實施了800畝核桃綜合科管、薄殼山核桃培育及林下中藥材種植。
丹鳳核桃主題公園是丹北10萬畝核桃產業帶的核心區域,也是全縣核桃產業的示范基地,已建成1427.3畝國家級核桃種植示范基地和陜西省無公害防治示范基地,通過精準引才,實施了核桃綜合科管、新優品種引進與培育、林下中藥材和觀賞花卉間種、特色養殖,開發戶外露營、特色民宿、文創特色產品,建設景觀小品,形成了集耕、采、食、住、游、養、賞于一體的產業新格局。在這里,春日可賞連翹花海,夏日避暑納涼,秋天采摘果實,深冬觀賞山舞銀蛇的風景,形成了層次分明的綠色生態畫廊。
同時,基地創新推出“1+7”聯農帶農收益幫扶模式,通過入股分紅、支付流轉土地租金、安排群眾在園區務工、帶動周邊村鎮發展核桃產業等方式,幫助群眾實現增收,60多名長期在園區務工的群眾人均年增收8000多元。截至目前,丹鳳核桃主題公園成功舉辦了“12天挑戰1萬單”暢銷活動,累計帶動農戶2600多戶,幫農增收205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