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經開區采取高位推動招商、助企紓困解難、擴大對外開放、完善功能配套等措施,持續壯大產業集群,提升創新能力,推動提標擴容提質增效。1月至6月,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5.2億元,同比增長19.3%;完成規上工業產值14.3億元,同比增長18.9%;營業收入13.3億元,同比增長17.5%;上繳稅金2648.2萬元,從業人數8585人,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億元。
商南經開區制定招商圖譜,梳理上下游目標清單和意向客商,成立鏈主企業跟蹤對接招商小組,開展資源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持續壯大新材料、裝備制造、綠色食藥、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力爭12月底前新增入園企業8家以上、標準化廠房入駐率90%以上。圍繞電子信息等產業鏈,精準開展以企招商、資源招商。招引商於泰開公司上下游客戶科邁達、中邁捷智能、星航云聯等5家企業入駐園區,在全市率先成立陜西數智聯盟科技產業園,推動成員企業從“單打獨斗”向“共生共贏”。1月至6月,園區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862.5萬元。
商南經開區堅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組建項目服務保障工作專班,常駐項目建設一線,全力做好項目建設要素服務保障,凝聚合力抓好電解鋁廢渣循環利用等擬觀摩項目建設進度,力爭10月初達到觀摩條件。策劃包裝商南經開區智慧園區建設等6個重點項目,其中4個初步納入中央預算內、專項債券投資計劃。嚴格落實“六個一”項目包抓機制,電解鋁廢渣循環利用項目完成主體施工,屋頂分布式光伏對接并網,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建成試運營,陜西數智聯盟科技產業園接受市級觀摩,13萬噸耐火材料、森德瑞爾二期等3個項目入庫納統。開展“問計于企 問需于企”走訪調研和法律服務進園區活動,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商南經開區積極組織外貿企業參加各類展會及海外拓市場抓訂單活動,多元化開拓國際市場,打好外貿拓展硬仗。發揮商南經開區人才聯絡站、中小企業孵化平臺作用,加強校企合作,加速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孵化、產業化,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力爭12月底前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家、“專精特新”企業1家。
商南經開區完善功能配套,擴容提質增效。力爭110KV變電站8月底竣工投用,12月底前新材料研發基地完成用地規劃調整、富園路白改黑開工建設,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深化“畝均論英雄”和“標準地”改革,加快豐聯工貿、華泰電子等企業“騰籠換鳥”、低效資產盤活,力爭年底前盤活僵尸企業1家,力促達沃鑫、虎之翼等企業滿負荷運行,豪德特等3家企業升規入統。修編《產業發展規劃》《總體發展規劃》,配合市自然資源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生態環境局開展用地、安全、環保條件認定。調區擴區后,園區規劃面積由342.6438公頃擴展到633.3377公頃。赴長沙、武漢等地實地考察零碳園區建設工作,制定印發《商南經開區綠色園區建設工作方案》,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園區產業結構、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方面深入分析研判,編制了《商南經開區綠色園區創建申報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