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代緒剛 閆紫旖
近年來,商南縣試馬鎮觀音堂村堅持黨建引領,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自治夯基、法治護航、德治教化、智治賦能、共治聚力”五治融合路徑,提升治理效能,榮獲市級“無訪村”“文明村”等稱號。
強化自治夯基,激發內生動力。充分發揮村級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優勢,引導群眾參與公共事務,實現共商共議、共建共治共享。有效整合“五老”人員、網格長、“兩代表一委員”、志愿者等各類資源,建立議事機制,搭建由村級黨組織領導、村民委員會組織、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1+5+X”議事協商平臺。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和“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制定《觀音堂村村規民約》,明確酒席規模、宴席標準、申報程序等,指導村民新辦、簡辦紅白事。聚焦婚喪嫁娶、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開展整治活動6次,黨員干部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60多份,推進移風易俗。
強化法治護航,筑牢穩定防線。堅持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規范建立綜治中心,吸納法律顧問、調解員、法律明白人等組建老吳調解室,年均化解矛盾糾紛40余起。創新工作機制,建立“2所1中心”聯動機制,聯合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形成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突發事件聯處、平安建設聯創的“四聯”工作格局。
強化德治教化,營造文明鄉風。以破除陳規陋習、傳承優良家風、弘揚社會新風為重點,發揮德治教化效應,凝聚鄉村治理精神力量。依托道德銀行和愛心超市,將孝老愛親、環境整治等內容納入道德積分,開展“積分制+N”評選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志愿服務隊4支,開展普法宣傳、文藝會演等活動。定期開展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兒媳等評選表彰活動,營造崇德向善氛圍。
強化智治賦能,提高服務效能。積極運用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手段,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依托“村級服務平臺”,搭建“云端”黨群服務中心,推行“線上+線下”辦公模式,村民認證使用超350人。建立智慧聯防視頻監控平臺,在全村主干道、重要路段、河面等點位安裝各類監控探頭89個,實現視頻監控全域覆蓋、風險排查發現早。組建幫辦代辦隊伍,通過“政務服務平臺”等為群眾提供社保查詢、證明打印等“一站式”服務,服務群眾600人次。
強化共治聚力,提升治理水平。堅持黨建引領,推動村級共治共享,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健全“村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網絡體系。配備后備干部10人,充實村級后備力量人才庫。深化“三聯三促”,強化村企合作,村集體入股茶葉合作社,發包茶園,帶動戶均增收3000元,集體經濟累計收入12萬元。常態化開展平安夜訪工作,入戶走訪群眾340人次,化解矛盾糾紛13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