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不斷激發鄉村文化活力
本報訊 (通訊員 楊春苗 劉 璐)近年來,柞水縣深挖本地文化優勢,以文化振興為抓手,通過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壯大鄉賢文化隊伍、豐富文化產品供給,不斷激發鄉村文化活力,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強基固本,打造文化服務“主陣
本報訊 (通訊員 楊春苗 劉 璐)近年來,柞水縣深挖本地文化優勢,以文化振興為抓手,通過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壯大鄉賢文化隊伍、豐富文化產品供給,不斷激發鄉村文化活力,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強基固本,打造文化服務“主陣
本報訊 (記者 張 英 通訊員 賈財)今年以來,山陽縣高度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全力構建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防線,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山陽縣全面落實林長制,健全縣鎮村三級林長組織體系,落實“林
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6月19日,走進商南縣南凰鳳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10萬只蛋雞建設項目現場,一排排標準化蛋雞養殖籠架映入眼簾,工人正在進行自動控制系統、喂料系統、通風溫控系統等智能化設備的后期安裝。 該項
為有效應對可能出現的洪澇災害,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與企業生產安全,7月3日,柞水縣下梁鎮勝利村轄區企業聯合當地政府,開展防汛應急演練,確保關鍵時刻能夠拉得出、用得上。 (本報通訊員 宋選源
“我們在江南小區住了5年,但房產證一直辦不下來。這是我的一個‘心病’。”6月27日,家住商洛市商州區江南小區的居民郭磊說,“今年終于拿到了房產證,我心里總算踏實了。”
丹鳳縣緊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目標要求,堅持問題導向,一體推動學查改,鍥而不舍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丹鳳縣委堅決扛牢政治責任,縣“四套班子”帶頭學查改,班子成員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嚴抓分管領域、聯系部門和所在黨支部學習教育,為各級黨組織作出示范。
本報訊 (通訊員 吳可富)今年以來,山陽縣堅持“預”字為先、“干”字為要,統籌謀劃,系統安排,全力推進水旱災害防御工作,為安全度汛構筑堅實屏障。 山陽縣健全責任體系,動態調整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與專家組,嚴格
本報訊 (通訊員 趙 航)近年來,商南縣依托自身在旅居養老等方面得天獨厚優勢,不斷強化銀發經濟發展質效,持續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商南縣建立健全機構、社區、居家等多層多元養老服務體系,加快推進嘉禾養老、醫養產業
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葉竹虎)連日來,商南縣組織工作專班全面開展野生鳥類保護行動,構建“管源頭不獵捕、管市場不交易、管門店不食用、管賞玩不販賣、管宣傳不違法、管公眾不破壞”的“六位一體”聯合排查整治工作
本報訊 (通訊員 林啟軒)為進一步織密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深化全民閱讀推廣,實現全縣圖書資源共享與通借通還目標,近日,丹鳳縣巒莊鎮社保站與縣圖書館深度合作,建成了巒莊農家書屋。 巒莊分館位于巒莊鎮街坊村,占地面積4
本報訊 (通訊員 樊利仁 賀 甜)6月23日,筆者從丹鳳縣就業服務中心獲悉,今年以來,丹鳳縣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力促進群眾就業增收。截至目前,全縣勞動力轉移就業5.33萬人,其中就近就地就業1.7萬人、市外省內轉移就業1.54
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持續推進鄉村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增效擴面,落細落實政策措施,跟蹤支持創新創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商南縣依托中國農業大學、長安大學、西安財經大學聯合教學基地、科技小院、
“輕基質穴盤育苗技術可使茶樹成活率達到100%。”6月24日,在商南縣沁園春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數字化智能化育苗溫棚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陜西商南茶葉科技小院首席專家余有本教授說。 商南茶葉科技小院,作為
本報訊 (通訊員 秦 博)近年來,洛南縣人社局聚焦干部作風能力建設,從宗旨意識、履職擔當、為民服務、忠誠干凈等維度入手,關心關愛干部成長,通過多重制度保障錘煉干部真本領,多措并舉增強隊伍綜合素質。 建章立制激活
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全面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聚焦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常態化推進動態排查整治,持續強化源頭管控。同時,該縣積極推進礦山綜合治理,加強尾礦庫治理監管,完成小水電整治收尾工作,規
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肖永波)近年來,商南縣總工會把推進工會驛站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暖心民生工程,創新打造“N+”融合型工會驛站,拓展服務領域,解決一線勞動者休息難、飲水難、充電難等急難愁盼問題,以實際行動傳遞“
本報訊 (通訊員 楊 莉)“水流穩定、水量大、水壓也足了,再也不用為吃水發愁了!”近日,鎮安縣永樂街道孫家砭村一組的村民紛紛欣喜地說。這份“水到渠成”的安心,源于該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職責,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準
本報訊 (通訊員 周 昊)為有效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城區廣場舞、露天直播、唱歌等社會活動噪聲擾民問題,切實提升城區人居環境質量,近日,鎮安縣組織縣公安、城管、文旅、市監、生態環境等部門,開展針對性的城區公共空間噪
本報訊 (通訊員 趙珍 王媚)“任前廉政考試不僅是對黨紀法規學習成果的檢驗,也是對自身黨性修養的提升。今后我將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守好廉潔自律底線,不辜負黨組織對我的培養與信任。”近日,柞水縣紀委監委聯合縣委組
本報訊 (通訊員 楊 釗)今年以來,山陽縣人民檢察院深入開展信訪矛盾源頭治理,立足法律監督職能,總結類案經驗,推動個案監督向系統治理延伸,提出有針對性的檢察建議,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社會效果。 針對留守兒
針對家風不正易滋生腐敗的問題,商南縣檢察院創新開展“廉潔文化進家庭”系列活動。商南縣檢察院堅持“以家風帶作風、以作風促業務”,將家風建設成果轉化為檢察履職實效。商南縣檢察院堅持“以家風帶作風、以作風促業務”,將家風建設成果轉化為檢察履職實效。
建立“監測—評估—修復”全鏈條管理體系,在陜西鋅業、商洛比亞迪等重點企業布設土壤環境監測點位36個,推廣增施有機肥、深耕翻等農藝措施,化肥年利用率提高至427%。積極實施固廢處置綜合利用,年納入統計的一般固體廢物產生量為9622萬噸,資源化利用率超98%。
近日,在商南縣十里坪鎮十里坪社區居民議事廳,干部群眾討論正熱烈。村黨支部書記曹宗仁握著筆仔細記錄,筆記本上清晰標注著居民訴求與對接部門。今年以來,十里坪鎮黨委積極推動黨員干部下基層、聽民情、辦實事,提升“接訴即辦”服務水平,辦好群眾身邊的事,辦好各項民生實事。
針對耕地補貼申報發放中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優親厚友等易發問題,四皓街道紀工委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警示一片,查處虛報耕地面積套取補貼資金違紀案件2件、立案2人、處分2人,對違紀資金予以收繳。同時,四皓街道紀工委將各類惠農惠民政策落實耕地補貼納入村級“小微權力”和廉勤監督清單,今年以來督查檢查共計發現問題18個、督促整改16個、正在整改2個。
本報訊(通訊員蘭淇)進入汛期以來,柞水縣瓦房口鎮以多項舉措織密防汛安全網絡,全力保障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瓦房口鎮成立由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防汛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專項督導組、應急處置組和物資保障組,形成“領導掛帥、部門協同、層層壓實”的責任體系。
7月1日,雨后的鎮安縣城,青山環抱,河流蜿蜒,籠罩在潔白的云霧之下,宛如大山深處的一條玉帶,令人心曠神怡。(本報通訊員 楊建東 攝)。
6月20日,在山陽縣新落成的縣級標準化零工市場內,35歲的劉文麗握著剛簽好的聘用合同,笑得合不攏嘴,“從登記到上崗只用了15分鐘,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月入2600元的穩定工作,這效率打心底里點贊!”這座6月3日正式運營的零工市
6月20日,在山陽縣新落成的縣級標準化零工市場內,35歲的劉文麗握著剛簽好的聘用合同,笑得合不攏嘴,“從登記到上崗只用了15分鐘,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月入2600元的穩定工作,這效率打心底里點贊!”這座6月3日正式運營的零工市
本報訊 (通訊員 樊利仁 余 濤)6月26日,筆者從丹鳳縣農業農村局獲悉,丹鳳縣創新集體參股領辦、龍頭企業引領、產業資金帶動、光伏電站收益“四條路徑”,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走出了一條
本報訊 (通訊員 劉海鋒 陳 兵)今年以來,丹鳳縣錨定優化營商環境目標,以信用體系建設為破題關鍵,創新性構建“制度+數據+應用+文化”四位一體信用生態體系,探索出縣級信用賦能營商環境的特色路徑。 制度筑基,織密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