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寧11月12日電 (孫睿)青海省政府12日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王定邦表示,2020年青海省就業扶貧工作全面轉入鞏固提升階段,2016年至今,全省貧困勞動力就業規模已達到17萬人,人均年勞務收入超過6000元。
王定邦介紹,2018年以來,結合青海省實際,青海人社部門制定印發全省人社“1+3”三年扶貧行動方案,為人社系統助力全省絕對貧困“清零”行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同時,堅持促進充分就業與提升就業質量并重,出臺若干就業扶貧政策,擴大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增加貧困勞動力就業收入。人社系統會同扶貧、發改、農業農村等多部門,從拓寬就業渠道、強化技能培訓、提升就業服務、兌現各類補貼等方面打造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就業扶貧政策體系,開展多形式的就業幫扶活動,使貧困勞動力專場招聘會實現縣域全覆蓋,各地就業部門每年堅持開展具有青海省特色的“海西枸杞采摘”季節性就業增收專項行動,人均勞務收入約6000元,對全省農牧民特別是貧困勞動力形成了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
“我們從精準定位、拓寬渠道、加強培訓、提升服務、兌現補貼等方面細化政策措施,使全省大中型集中安置區公共就業服務站實現全覆蓋,安置區搬遷群眾就業能力、就業意愿和培訓需求調查實現全覆蓋,搬遷群眾技能培訓、就業服務、失業監測、勞動權益維護實現全覆蓋。”王定邦說,還與江蘇人社廳簽訂《勞務協作協議》,超過千名貧困勞動力赴江蘇企業實現就業,“舌尖上的拉面”“指尖上的青繡”等勞務品牌也成為青海就業創業新“名片”。
王定邦表示,就業扶貧幫助青海全省貧困勞動力更新就業觀念、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勞務收入,有力鞏固了脫貧增收的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