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的重要分論壇,開放科學與開源創新合作論壇、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論壇9日分別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辦。
在開放科學與開源創新合作論壇上,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院士致辭指出,開放科學、開源創新是全球技術應用和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基石,也是推進科技創新,解決人類共同困難和挑戰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模式。要促進開源共享,通過開源開放匯聚大眾的智慧和協同的力量,為科技創新和社會進步作出貢獻;要發展開放科學,使更多公眾理解和支持開放科學的價值,以開放科學支持開源生態建設;要推動開放治理,攜手各國科技工作者踐行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理念,增進互信,推動國際科技合作,惠及人類發展。
該論壇主旨報告環節,中外嘉賓聚焦開源開放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開源芯片研發、開源國際化發展和開放科學促進科研深化發展等議題,探討開放科學、開放數據和開源創新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影響。對話交流環節,中外嘉賓就開放科學開源協作如何驅動科技創新、開放科學開源創新下全球科技生態的新機遇新特點、開源創新與開放共贏的合作探討與未來構想等話題進行交流,并對如何推動全球開源開放合作提出建議。
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論壇以“開放共享·融通共贏”為主題,邀請科技創新和企業管理專家、企業家、投資家,聚焦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增強技術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建言獻策。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致辭表示,中國科協以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為目標打造“科創中國”新品牌,旨在把國家發展目標與科技工作者價值實現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資源優勢和跨界協同優勢,把人才勢能變成發展動能,構建科技創新合作網絡,形成頭部企業領跑、大中企業并跑、小微企業跟跑、科技人才助跑的產業格局。
日本科技振興機構原理事長沖村憲樹希望通過產學研合作,加強企業和大學等研究機構的協同創新,促進知識、人才、資金循環,謀求構建創造創新型系統,日中兩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夠更深層次地進行合作。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朱建紅說,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實現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中具有獨特作用,既是推動技術創新的先鋒,也是促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的尖兵,需要加快改革創新,營造良好環境,持續推動科技創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論壇分為上下半場,議題分別為“以平臺聚合,引領創新生態,構筑協同創新賦能網絡”和“以組織聚變,實現多元價值,建設跨界融通發展聯盟”,與會專家學者及政府部門和企業代表,分別就科技平臺聚合引領、平臺主導創新生態、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人工智能創新平臺建設、5G與數字化轉型、北歐科技創新經驗、場景創新、大信息產業創新生態等話題,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