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進博會)機會有多大?進博會為跨國企業提供多元化紅利
中新社上海11月10日電 (記者 夏賓)“今年是我們第三年參加進博會,很高興看到進博會越辦越好,盡管在上海舉辦,但它已經成了全球共享的公共產品、一個令全球參與者受益的全世界盛會。”普洛斯中國區常務副董事長諸葛文靜對中新社記者說,參加進博會讓企業的“朋友圈”不斷擴大,進博會不僅僅是單純談生意、做買賣的地方。
意向采購合同不斷增長、簽約采購金額再創新高,10日閉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讓參展商拿到了真金白銀,跨國企業紛紛搶回因疫情而失去的業績,不過,訂單并非其唯一目標,多元紅利亦值得深入挖掘。
諸葛文靜直言,每年參加進博會的企業都會呈現最前沿的科技、產品與服務,這些企業抑或是想要進入中國市場,抑或是想要進一步發展和壯大中國市場,通過參與進博會,也能學習到其他企業在中國市場上新的布局,這對企業后續業務發展有很大幫助。
進博會“三朝元老”福特汽車今年與合作伙伴簽署的2021年進口零部件采購協議達55億元人民幣。福特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安寧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每年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與國內消費市場的日益升級,進博會為世界貿易和科技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他表示,從汽車產業來說,中國消費者對于新技術新體驗的接受程度之快,是走在世界前列的,進博會平臺給汽車相關企業一個非常集中、又能同步進行展示和交流、規劃未來合作或者投資的機會。
疫情暴發以來,能在線下短時間內與來自世界各國的企業進行交流,進博會無疑為跨國企業提供了一個高質量的“社交平臺”,向別人學習,也不忘展示自己。
馮氏集團中國區總裁馮裕津對中新社記者說,作為一家服務貿易型企業,不像做零售的公司有具象化的產品或儀器,因此對于很多人而言,公司形象不夠深刻,但在進博會這樣一個專業的、國家級貿易平臺,我們能非常全面且生動地向政府及專業觀眾展示包括設計、生產、物流、貿易、分銷和零售在內的供應鏈體系。
今年疫情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但同時也在促使產業鏈、供應鏈的加速重構。馮裕津希望借助進博會這樣的平臺幫助更多的企業構建出一個更安全、更高效、更有韌性的供應鏈體系,共同拓展中國乃至國際市場。
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葛甘牛則說,今年進博會我們帶來了新加坡金融科技在實際業務和生態圈中的應用,展示在金融科技方面呈現的一系列成果,與國內外同行分享經驗,共同找尋攜手合作的機會,切實了解客戶新需求,為其提供一站式金融解決方案。
進博會期間重量級的首發首展,代表了多個領域的最尖端科研成果,中國的創新引領力讓企業觸摸到產業發展的最新脈動,并追求更深層次的合作。
阿斯利康位于上海的全球研發中國中心在本屆進博會上正式揭牌。目前,全球研發中國中心正在加速升級,建設中的生物分析實驗室將為中國和全球市場新藥研發上市提供高價值數據和有力支持。
正如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國中心總裁何靜所言,中國醫療系統的臨床科研實力處于快速提升的狀態,為創新型藥物的研發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今年借進博會阿斯利康與國內頂尖醫院達成戰略合作,是其持續提升中國在全球新藥研發版圖戰略地位的有力證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