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科學  ?  待解之謎

      大腦是唯一的智能基礎嗎?

      大腦是唯一的智能基礎嗎?

      2013-03-26 11:58:38

        黏液菌雖然叫做“菌”,卻跟真菌、細菌沒什么關系,而是一種膠狀的變形蟲,它們會破壞酵母菌和面包。目前,生物學家把黏液菌歸為原生動物門,這類動物保留著“我們尚未真正理解的一切”。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克里斯·雷德說:“它們正在重新定義智能的性質。”

        黏液菌比它們外表看起來更有智慧。尤其是其中一種被稱為“海綿寶寶”的黃色多頭絨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它們也能記憶、決策、預測變化,能解決迷宮問題、模擬人造運輸網絡設計、挑選最好的食物。它們能做到所有這些事,但它們卻沒有大腦,或者說神經系統。這一現象不得不讓科學家重新思考,智能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變形“海綿寶寶”

        園丁們經常會在后院里發現黏液菌,這是一種像海綿似的黃色物質,它們附著在垃圾上或腐爛木頭上。在野生狀態下,多頭絨泡菌沿著樹葉垃圾尋找食物,并在走過的地方留下黏液。一旦發現細菌、真菌孢子及其他微生物,它們就像1958年那部著名恐怖電影《變形怪體》(The Blob)中的外星怪物那樣,包圍住獵物并把它們消化掉。

        在一般情況下,多頭絨泡菌像是由許多個體組成的一個大集體,它們互相合作、尋找食物,但事實上,它們都是作為一個單細胞獨自生活的。這一個細胞中包含了數百萬的核酸、DNA小液囊、酶和蛋白質,一個細胞就是一個變形專家。

        多頭絨泡菌會呈現不同的形狀,這取決于它生長的位置和方式:如果在森林里,它可能長得很胖,變成一個巨大的黃色的球,也可能很不起眼,在樹葉下面留下一片芥末似的黃斑;而在實驗室培養皿中,它們會沿著瓊脂變成薄薄一層,并長出像珊瑚似的漂亮分枝。

        早在30多年前,生物學家就把黏液菌帶進了實驗室,研究它們的運動方式,發現它們的肌肉是在分子水平上運作。一開始,人們根本想不到它們會發出聲音,而且還表現得好像很有智慧。

        穿越迷宮能手

        2000年,日本北海道大學的中垣俊之(音譯)和三枝哲(音譯)等人把一個多頭絨泡菌切碎了撒在一個塑料迷宮中,結果發現每一小點都開始生長,去尋找其他同伴,迅速充滿了整個迷宮。他們又在迷宮入口和出口處分別放了幾塊瓊脂,4小時后,黏液菌就從那些沒有口的死路上撤回了分枝,只沿著兩塊食物之間的最短路徑生長。

        去年10月,雷德小組也發表了論文,揭示黏液菌在環境中是如何辨別方向的,它們所用的方式比人們所想的更高級。當多頭絨泡菌沿著迷宮或森林的地面爬行時,會在身后留下半透明的黏液。雷德和同事注意到,尋食黏液菌會避開它已經通過的黏液區域。雷德推測,這種胞外黏液是黏液菌外部化的空間記憶,對它們起著提示作用,以便開拓新的地方。

        為了驗證這一點,雷德和同事把多頭絨泡菌放在培養皿中,并在其前面放一個干燥的醋酸纖維做的U型障礙物,擋在它們和食物之間。黏液菌無法黏在上面,或在上面爬行,只能沿著U型輪廓走才能到達食物。最后,實驗中的24個黏液菌有23個都到達了目標。而在第二次實驗中,雷德先用黏液菌的胞外黏液把培養皿涂了一層,然后才把黏液菌放進來,結果只有8個找到了食物。

        事先涂好的黏液迷惑了它們,讓黏液菌無法做標記來區分走過的和沒走過的路。雷德認為,多頭絨泡菌在迷宮里所依靠的也是黏液,先用黏液標出迷宮入口,然后再記得哪條路是死胡同。

        模擬交通網絡

        這種在迷宮里辨認方向的本事固然令人贊嘆,但黏液菌還能解決更復雜的問題:它們能有效地再現東京地鐵網以及加拿大、英國和西班牙的高速路網!

        研究人員按照地圖,在大城市的位置放了燕麥片等食物,黏液菌先是包圍了整個可吃的地方,但幾天之內它們就縮小變細,只留下與食物連在一起的黏液分枝,而這些黏液分枝相互連接的方式,幾乎與人造的公路、鐵路線完全一致,將東京、歐洲和加拿大的大型中心城市連在一起。

      • 相關閱讀
      • 打造三維“替身”模擬人類大腦 虛擬技術服務人類

          設想一下,不用離開房間或辦公室,你就能來到三維的虛擬會議室或教室,和眾多同事的替身坐在一起開會。當你的替身在會議桌前緊張地做筆記時,你本人還在臥室里睡大覺,三維替身可以讓你開會睡覺兩不誤。這聽起來...

        時間:03-25
      • 科學家將人類細胞植入老鼠大腦使老鼠變聰明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美國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將人類大腦細胞移植到老鼠體內,能夠讓老鼠變得更加聰明,認知學習能力快速提高。  科學家發現人體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神經膠質細胞移植到動物大腦之后,可以影...

        時間:03-11
      • 科學家發現女性大腦比男性小 但利用效率卻很高

          據國外媒體報道,研究人員近日發現,女性大腦的確比男性的小,但其利用率卻高很多。因此,要達到相同的目標,女性只需花較少的能量和腦細胞。  事實上,雖然男性在推理方面擁有更多的腦細胞,但女性的神經細胞...

        時間:03-05
      • 迷你顯微鏡植入老鼠大腦“觀察”其思維運行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科學家將迷你顯微鏡植入基因改良老鼠的大腦之中,有助于研究人員洞悉老鼠的思維運行。  這個工具以空前的視角呈現出老鼠大腦結構,研究小組能夠記錄老鼠1000多個神經原的激活狀況,并持...

        時間:02-26
      • 研究發現:大腦對中風有自我保護機制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大腦中的海馬區在發生中風時會啟動&ldquo;自我保護&rdquo;機制,分泌一種蛋白質來保護腦細胞,避免因缺氧等造成的傷害。這一發現有助于開發治療中風等疾病的新藥物。  英國牛津大學等機...

        時間:02-25
      • 最新研究發現最大恐龍的大腦不足網球大小

        科學家們分析了葡萄園龍7千萬年前的化石,這些化石是2007年西班牙在建造一條高速鐵路時發現的。這種恐龍是擁有長脖子和長尾巴的食草動物,也是曾經在地球上行走的最大動物。...

        時間:01-25
      • 新成像方法揭示人類大腦如何適應損傷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認知腦成像中心(CCBI)的科學家首次采用了一種新的組合神經成像方法,能夠確切發現人類大腦是如何適應損傷的。發表在《大腦皮質》雜志上的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當一...

        時間:01-21
      • 人類無法冬眠:大腦神經元會有不可逆轉損害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通過對能進行冬眠的動物的研究,找到了人類無法進行冬眠的部分原因。  科學家發現,能進行冬眠的動物的大腦細胞中含有一種經過修飾了的特殊蛋白質,看起來非常像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大腦中...

        時間:01-17
      • 電擊大腦釋放“鴉片”止痛 最有效

          據國外媒體報道,研究人員日前對一位長期患有嚴重的面部疼痛病癥的病人進行大腦電擊,當電流刺激病人腦部某一區域時,大腦釋放出了一種類似鴉片的物質,該種物質被認為是迄今為止人體最有效的鎮痛劑之一。  此...

        時間:01-06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天天综合天天看夜夜添狠狠玩|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久久婷婷香蕉热狠狠综合| 伊人yinren6综合网色狠狠|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九七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色老头综合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婷婷激情狠狠综合五月| 欧美日韩色另类综合|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 香蕉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宅男自|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伊人色综合久久大香| 丁香五月天综合缴情网| 综合激情区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