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銷路,找百度”、“生活想要好,趕緊上淘寶”、 “老鄉見老鄉,購物去當當”、 “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近來,一些電商大佬的名號頻頻登陸農村圍墻房壁。對此,網友們冠以生動的稱呼,“刷墻”。
在一連串有些鄉土氣息的口號背后,縣域一級市場顯示出的網購潛力已不容小覷。
全球最大電商阿里巴巴日前發布的《縣域電子商務微報告》顯示,2013年網購消費額增長,縣域足足高出了城市13.6個百分點,成為網購消費新的增長點。同時,縣域一級的網民基數也在增加。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國網民中農村人口占比28.6%,規模達1.77億,農村網民規模13.5%的增長速度,高于城鎮8%的增速。
農村為電商提供了一個新的廣闊市場,面對這一新藍海,各家電商大佬無不摩拳擦掌:淘寶在培養小店鋪云集的“淘寶村”、京東在醞釀著下沉到全國100個城市的“大篷車百城行”……
不過,單純靠“刷墻”來“洗腦”,只是一種營銷方式,是電商需做的眾多事情中的第一件。通過電商購物,讓消費者真正得到實惠,讓他們自主地“一傳十、十傳百”進行口碑營銷,才能讓農村電商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如果讓農村消費者得到好處?物流是個“硬門檻”。在一些區域,快遞行業的網點還不夠普及,部分邊遠地區甚至沒有網點,如何建立健全各家的物流體系、或是合作共建網點,是希圖掘金的各家電商大佬所不能忽視的。其次是售后服務。如何退換農村網購者不滿意的商品,落實“七日無理由退貨權”,以及如何解決質量欠缺商品售后產生的問題,這些都是電商需要扎扎實實做好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