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15日,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了“2025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這是中國企聯連續第24次向社會發布這一榜單。它就像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記者也梳理了榜單中的亮點,一起來了解。
超479億元 入圍門檻實現23連升
2025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達110.15萬億元,入圍門檻實現23連升,達479.60億元,提升5.79億元;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總額4.71萬億元,增長4.39%。
千億規模企業數量較上年增加14家
此外,千億規模企業數量顯著增長,2025中國企業500強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數量為267家,較上年增加14家,千億級企業占比達53.4%。
中國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朱宏任稱:“以中國企業500強為代表的大企業,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總體規模保持增長,發展質量穩步提升。2025中國企業500強資產總額為460.85萬億元,增長7.46%,在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發揮了有力的引領帶動作用。”
戰略性新興企業100強收入和利潤雙增長
此次同步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還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100強等一系列專項榜單。記者注意到,其中,2025中國戰略性新興企業100強的收入和利潤均實現增長。
2025中國戰略性新興企業100強共實現戰新業務收入14.31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1.88%。有49家企業戰新業務收入超過千億元,較上年增長8家。
戰新業務占比再上新臺階。2025中國戰新企業100強戰新業務收入和利潤占比雙雙超過40%,分別達到40.23%和40.58%,較上年增長2.99、0.43個百分點。
朱宏任稱:“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我國大企業積極發展戰新業務,戰新產業占比較快提升,不僅成為培育經濟新動能新優勢的關鍵引擎,更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記者還注意到,2025中國戰新企業100強前十的企業中,有八家為國資央企,體現了我國推動更多國有資本投向實體經濟和具備基礎的戰新產業,進一步提升國有經濟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作用。
制造業服務業貢獻接近 國企民企協調發展
記者通過梳理榜單數據發現,我國大企業在發展協調性上呈現良好態勢,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榜單數據顯示,2025中國企業500強營收總額中,制造業企業貢獻率達40.48%,服務業企業貢獻率40.29%,其他行業企業貢獻率19.23%,形成三大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專家指出,這種”四四二”的貢獻結構表明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邁出新步伐。
同時,2025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有企業為251家,民營企業數量為249家,其中國有企業營業收入為72.93萬億元,占比66.21%,這展現出國民共進、國企“壓艙石”的良好局面。
跨國企業海外資產大幅增加
在最新發布的2025中國跨國公司100大榜單中,記者發現,我國企業跨國公司100大的入圍門檻持續提高,跨國經營實現質效雙升,在世界經濟的舞臺上,中國企業的身影越來越多。
2025中國跨國公司100大的入圍門檻(擁有的海外資產)為221.73億元,比上年提高23.33億元,增長了11.76%;平均跨國指數為15.56%,較上年提高了0.21個百分點;海外營業收入為90687億元,較上年增長了5.20%。
值得關注的是,“十四五”以來,中國跨國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2025年,百家大型跨國公司海外資產總額較2020年增長29.74%,海外營業收入增幅達47.44%,顯著高于同期國內業務增速,彰顯中國企業全球化運營能力持續提升。
朱宏任稱:“盡管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大企業群體主動作為,積極應對挑戰,深化國際化經營,加快全球資源配置,持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動能,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與戰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