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下午2點,市工商局3樓大廳氣氛緊張,企業代表全神貫注注視著面前的大屏幕,上面顯示的是10477個15位阿拉伯數字組成的企業注冊號,對應的是截至2014年10月31日上海自貿試驗區內已經注冊且完成2013年度年報公示的10477戶企業。十幾分鐘后,在公證機構公證下,根據電腦隨機搖號,其中的3%即315戶企業被選中,工商部門將對他們此前對外公示的相關信息進行檢查。這是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展的又一項“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創新。
參加搖號的10477戶企業被分為“不定向抽查”和“定向抽查”兩組,“定向抽查”的企業共有4422戶。“不定向抽查”和“定向抽查”企業都按3%的比例抽選出將被工商部門檢查的對象。
記者在已經抽選出的182戶“不定向抽查”企業名單中隨機選擇了一個企業注冊號“310115000073293”,輸入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獲悉是注冊在外高橋地區的上海三凱花木工程有限公司。市工商局市場主體監督管理處副處長海文表示,企業被列為抽查對象后,應接受詢問調查,如實反映情況,并根據檢查需要,提供會計資料、審計報告、行政許可證明、行政處罰決定書、場所使用證明等相關材料。不予配合情節嚴重的,工商部門將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而檢查中,企業如被發現有“未按規定公示即時信息”、“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通過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等3種違法違規情形的,將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滿3年還未按照相關規定改正并履行公示義務的,將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而“處處受限”。
“每年都要接觸上百家形形色色的企業,如果這些企業被抽中,要了解他們,年報公示信息的抽檢結果就很有參考價值。”上海外高橋國際貿易營運中心有限公司營銷部副總黃女士表示,以前公司主要通過聘請第三方機構來對業務對象進行專業評估,而現在工商部門的抽檢機制開通了新的渠道。(記者 陳璽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