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龍衛志 李一峰)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堅持在深化改革服務上下功夫,在市場準入、公平競爭、創建服務型執法、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持續優化細化服務舉措,有力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市健康發展,外商投資熱情不斷高漲,上半年新登記外資企業5戶,同比增長25%,吸引外資300萬美元,外資企業累計66戶。
改革服務舉措,培植企業茁壯成長的沃土。即在打造便利化準入環境方面,不斷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制度建設。嚴格落實最惠國民待遇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放寬第二產業的限制,外商和內資企業平等享受市場生產要素。梳理了涉及市場監管部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2項和禁止規定16項,堅持清單式“陽光審批”,清單之外無審批。印發《商洛市市場監管局行政許可事項“容缺受理+承諾制”工作方案》,依托全省“一網通辦”系統,嚴格使用總局統一的申請文書規范提交材料,做到文書材料相同、辦理程序相同、審查標準相同的“三相同”。深化名稱自主申報,推行名稱登記告知承諾制,解決企業“起名難”的問題;穩步釋放住所資源,支持企業進一步創新發展,實行經營地自主承諾制;優化企業注銷程序,加快市場主體合法有序退出。相繼出臺了《商洛市市場經營主體歇業指導意見》《商洛市吊銷未注銷企業強制注銷工作實施方案》,為有條件的市場經營主體實行累積不超過3年期限的歇業,積蓄資金技術,實現東山再起。同時,注銷公示期限壓縮至20天,申請人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者注銷“一網”服務平臺(下稱“公示系統”和“注銷平臺”)在線辦理,并對相關情況作了詳細說明,方便企業依法退出。
深化實踐創新,培植企業良性成長的沃土。即在服務型監管執法方面,堅持服務和監管并舉;寬嚴結合,柔性執法;“施肥”和“除草”并舉,培植企業成長良性土壤。一是圍繞建立社會統一大市場,建立健全公平審查機制,出臺了《成立商洛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印發了《商洛市深入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實施意見》,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重點對招商引資工作進行規范,加大對招商引資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防范惡性競爭的出現,擾亂市場秩序。二是創建商洛市《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實施辦法》《白名單制度》工作機制,做到日常檢查“無事不擾”,開展跨部門聯合檢查,實施“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三是細化深化首創的《商洛市輕微違法行為“免罰”“輕罰”“認錯認罰”從寬實施辦法》,規定了16種免予處罰的行為,該辦法實施近兩年來,累計530起案件享受這一改革紅利,避免了“小案重罰”“同案不同罰”等在我市的出現,達到了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執法效果的有機統一。四是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產權保護。出臺了《知識產權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依托陜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海外維權機制,通過“省、市、縣聯動+專家+工作站+企業”等方式,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通過一系列的“組合拳”,實現了“服務型監管執法”與“激發企業活力”的雙向奔赴,著力打造我市投資環境最優區提供市場監管力量。
提升服務質效,培育外企落地生根成長壯大。在良好的服務環境招引下,先后有華潤電力智慧能源(陜西)有限公司等一批著名企業落戶商洛;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籍人BERDIEV SIYOVUSH(中文名:沈耀)了解到我市洛南核桃產業的商機,在辦理注冊登記時,沒有提供經營場地合法證明,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容缺受理”機制,及時辦理了相關注冊登記,不到兩個小時就發放了外資企業營業執照。中國移動公司商洛分公司在完善相關手續的前提下,一個小時內,注銷了名下3家分支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