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1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工作發展成就。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紹,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服務體系,服務質量和效率得到雙提升。持續推進醫療資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推動建設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服務可及性、服務水平都得到提高。據監測,東中西部千人口醫療資源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雷海潮表示,國家衛健委剛剛啟動了醫療衛生強基工程,將在未來五年進一步加強以基層為重點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能力、提升可及性,促進上下級醫療機構間的協同聯動,更好地為居民提供衛生健康服務。
雷海潮指出,在過去五年中,國家衛健委推開了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醫療機構之間的協同協作關系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剛才我講到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醫療服務體系,也包括傳統醫藥服務體系,在世界上是覆蓋最廣、能力最強的。我們一直堅持中西醫并重,促進中西醫結合發揮良好作用。”雷海潮說,據統計,到2024年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量已經達到了109萬所,可以說遍布城鄉,超過90%的居民在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服務點。
另外,衛生服務人力資源不斷擴增,到去年年底已達到1578萬,這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衛生健康服務創造了良好條件。此外,在服務過程中注意服務效率的提升,大量開展微創手術、日間手術,很多患者可以在24小時內、不用多住院就可以完成手術治療,這極大方便了患者,也提升了效率。雷海潮提到,“我們以相對較少的資源投入獲得了較高的衛生服務產出,這期間廣大醫務人員辛勤勞動,作出了巨大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