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走灌區,算糧“賬”

      2025-07-11 08:2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河南省人民勝利渠引水灌田。

        河南省人民勝利渠保障中心供圖

        圖②: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西關村,村民在使用交口抽渭灌區的水澆灌葡萄地。

        劉錦峰攝(人民視覺)

        圖③:安徽省淠史杭灌區淠河總干渠。

        蔣雨虹攝(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水利部

      ">

        圖①:河南省人民勝利渠引水灌田。
        河南省人民勝利渠保障中心供圖
        圖②: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西關村,村民在使用交口抽渭灌區的水澆灌葡萄地。
        劉錦峰攝(人民視覺)
        圖③:安徽省淠史杭灌區淠河總干渠。
        蔣雨虹攝(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水利部

        “有收無收在于水”。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旱澇同防同治,毫不放松抓好夏收夏種夏管,抓實抓細農業生產水利保障各項措施。今年全國春灌總面積約4.3億畝,夏灌有序開展。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延綿交錯的渠系、滋潤田疇的清水,托舉著一季又一季的豐收。水利部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耕地灌溉面積已超10.8億畝,灌排工程體系逐步完善,夯實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水利基礎。近日,記者來到陜西、河南、安徽等灌區,探訪糧食主產區在科學調水、精細用水等方面的實踐,透過用水之變探析農業生產方式轉型升級。

        ——編  者

        

        陜西省交口抽渭灌區南干渠——

        從一條現代灌渠看“豐收賬”

        縱橫交錯的水渠延綿向遠方,渭河水通過一座座泵站抽提,緩緩流入田間。“玉米播下田,澆上‘蒙頭水’,苗子出得又齊又壯。”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板北村種糧大戶張夏忙個不停。

        張夏種的田位于交口抽渭灌區南干渠附近。張夏說,今年春天遇上旱天,高溫少雨,那會兒真是火燒眉毛。多虧了南干渠,麥地足足澆了3遍水,小麥扛過了干旱。

        “今年種的這600多畝小麥,平均畝產1200斤,產量和去年基本持平。”張夏算起夏糧賬。

        南干渠全長21.5公里,毛細渠道在兩側延伸,灌排暢通循環。“這幾年,村里平整地塊,小田變大田,高標準農田建好了。澆地不發愁,很方便。啥時候澆地、用了多少水、該交多少水費,打開手機一看全知道。”張夏說。

        從一條灌渠看一座灌區。交口抽渭灌區從上世紀70年代全面建成以來,經過多輪現代化改造升級,目前建有抽排水泵站30座、農業灌溉骨干渠道344公里,逐步成為灌排結合的大型、多級、無壩電力抽水灌區。

        完善的基礎設施,讓引水高效。6月5日,交口抽渭灌區渠首樞紐改造工程進水閘成功通水試運行。“新啟用的進水閘,引水有勁兒,增加了機組出水流量,渠首引水流量最高達每秒39.5立方米,創下當地10年來的最高紀錄,有力保障了夏灌抗旱。”陜西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副主任同套文說。

        科學組織灌溉,有序用水。“灌區的灌溉試驗站定期測定土壤含水率,觀測降雨量、蒸發量和作物苗情,發布農作物用水提示,指導群眾科學用水。”交口抽渭灌溉中心總規劃師韓延安說。

        “灌區建成運行以來,累計引水118億立方米,增產糧食150億公斤。下一步,我們統籌推動灌區骨干工程與田間工程建設有效銜接,同步推動水源、輸水、用水環節工程建設,不斷完善從水源到田間的完整灌排體系。”交口抽渭灌溉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勇說。

        一座座現代化灌區澆灌出豐收田。“十四五”以來,我國現代化灌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已建成大中型灌區7300多處,形成相對完善的蓄水、引水、提水、輸水、排水工程網絡體系,耕地灌溉面積持續增加,灌區畝均產量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5到2倍,為端牢“中國飯碗”夯實基礎。

        河南省人民勝利渠灌區西一干渠——

        從一條節水灌渠看“綠色賬”

        黃河岸畔,“新中國引黃灌溉第一渠”——人民勝利渠引來黃河水,澆灌河南新鄉、焦作、安陽3市11個縣(區)農田。

        從70多年前人拉肩扛修渠,到接續開展21期節水改造,黃河水來之不易,有水更要省著用。

        “今年天旱,我們村的夏糧澆了4遍水,平均畝產1490斤。”獲嘉縣馮莊鎮屯街村黨支部書記郭希明說。

        人民勝利渠灌區西一干渠經過屯街村。說起這條渠,郭希明打開話匣子:“水渠通到田間地頭,三面抹成水泥面兒,硬化加固,跑冒滴漏少了,輸水更快。”

        以前,上游搶水用,下游用不上,用水效率低。馮莊鎮成立農民用水戶協會,負責組織全鎮3萬多畝耕地的灌溉。“澆地從以前各管各的,變成按著排班表來。”協會負責人楊榮新說,農戶提前把用水需求報給協會,協會按照灌溉時間通知農戶。同樣一渠水,用水有序,澆的田塊面積更大。

        從田頭到源頭,節水舉措不斷落地。“人民勝利渠灌區探索出了計劃用水、井渠結合、淤灌改土、稻改治堿等先進灌水技術,推動了農業灌溉技術和灌區管理水平提升。”河南省人民勝利渠保障中心總工程師尚三林說。“十四五”以來,灌區投入資金6.58億元用于續建配套,工程建成后,耕地灌溉畝均次毛用水量將由90立方米下降到70立方米,灌區糧食畝均產量將由改造前的595公斤增加到656公斤以上。

        促節水、護生態,灌區的綠色底色更鮮明。尚三林說:“下一步,我們大力推廣耐旱節水品種,優化耕作制度,建設生態溝渠和灌區林網,實現以水定產、以技節水、以綠提質。”

        農業從用水大戶轉向節水大戶。“截至2024年底,全國節水灌溉工程面積達到6.38億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超4億畝,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2014年的0.530提高到0.580,耕地灌溉畝均用水量從2014年的402立方米下降到342立方米,實現了增產增效不增水。”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副司長許德志說。

        安徽省淠史杭灌區清涼寺分干渠——

        從一條數字灌渠看“增效賬”

        打開手機,輕點屏幕,水泵一鍵啟動,清水流向田間。“田間地頭裝上墑情監測儀,泵站閘門改成自動的,哪塊田水深水淺、稻子長勢如何,都能看得明明白白。”安徽省六安市林寨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浩說。

        1100畝魚稻共生田、2400畝蝦稻共作田用的水,來自安徽省淠史杭灌區清涼寺分干渠。“管好幾千畝地,不容易。以前,每天要巡田測水深、看稻苗長勢。水不夠了,開泵站放水;水多了,又要趕著開閘門退水。”江浩說,數字化系統讓用水更便利,種地更高效。

        實灌面積、來水預報、需水預測……走進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調度中心,2063處水情站、1430處雨情站、40處墑情站等灌區“神經末梢”傳回的信息組成“灌區一張圖”,構建起數字孿生灌區。

        如何用有限的水資源澆灌灌區1060萬畝良田?

        “首先,要全面掌握灌區有多少水。通過數字孿生平臺的蓄水監測模型,能夠實時掌握灌區水庫及塘壩蓄水量,利用來水預報模型可以分析出未來10天的來水量。”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徐海說,其次,需水預測模型精準分析,配水方案編制時間由原來的1—2周縮短為幾分鐘。

        模型助力,調水更科學。灌區工作人員運用供需水預測及配置模型,優化蓄水、提水、供水等調度。今年以來,灌區農業灌溉引水7.88億立方米,完成水稻栽插面積約945萬畝。

        信息化系統在試點范圍內覆蓋到田間地頭。“田里裝上了量測水設施,末級渠系配備一體化測控閘門,智能手機遠程操控,成了農民的‘田管家’。”徐海表示。

        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局長呂平介紹,下一步,將不斷完善灌區數字孿生平臺,提高水利感知網和自動化控制的覆蓋范圍,迭代升級水資源配置調度、渠道防汛等關鍵業務應用體系,打造“管用、實用、好用”的數字孿生灌區。

        數字孿生技術為灌區裝上“智慧大腦”。水利部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要求,積極推進數字灌區建設,抓好49處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鼓勵有條件的灌區利用數字孿生等技術,精準供水配水,提高灌溉供水效率和效益。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1日 18 版)

      • 相關閱讀
      • 走灌區,算糧“賬”

          圖①:河南省人民勝利渠引水灌田。  河南省人民勝利渠保障中心供圖  圖②: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西關村,村民在使用交口抽渭灌區的水澆灌葡萄地。  劉錦峰攝(人民視覺)  圖③:安徽省淠史杭灌區...

        時間:07-11
      • 走灌區,算糧“賬”

          圖①:河南省人民勝利渠引水灌田。  河南省人民勝利渠保障中心供圖  圖②: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西關村,村民在使用交口抽渭灌區的水澆灌葡萄地。  劉錦峰攝(人民視覺)  圖③:安徽省淠史杭灌區...

        時間:07-11
      • 從“城市過客”變為“共建力量”(人民眼·新就業群體)

          今年高考期間,京東外賣小哥為考生義務送水。  熊秋豪攝">   今年高考期間,京東外賣小哥為考生義務送水。   熊秋豪攝   一名快遞小哥(左一)在浙江杭州市上城區景芳藍領公寓...

        時間:07-11
      • 昔日絲路“旱碼頭” 今朝通途連亞歐(邊城見聞)

          2024舌尖上的絲綢之路美食節吸引了來自中亞、中東地區的眾多嘉賓。  鄧月龍攝">  2024舌尖上的絲綢之路美食節吸引了來自中亞、中東地區的眾多嘉賓。  鄧月龍攝  九安汽車城代表到哈...

        時間:07-11
      • 在尼山,對話世界文明

          圖①:尼山講堂外景。  王 超攝  圖②:學者們在交流討論。  楊國慶攝  圖③:學者們在聽學術報告。  楊國慶攝  圖④: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開幕式現場。  本報記者 肖家鑫攝 ...

        時間:07-11
      • 在開放交流中形成“和聲”

          “我們應通過對話和傾聽,來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實現不同文明的和諧共處。小心翼翼地避免歷史上曾經犯過的錯誤,這可能是今天要特別注意的事情。”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方朝暉在本屆尼山世界...

        時間:07-11
      • 推動文明互鑒 講好中國故事

          正值暑期旅游季,不少游客來到山東省曲阜市。除了孔廟、孔府、孔林“老三孔”,尼山也進入不少人的視野。  為什么是尼山?一方面,當地風景秀美,山脈蜿蜒連綿,圣水湖碧波蕩漾,尼山圣境恢宏壯麗。另一...

        時間:07-11
      • 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科技視點)

          圖①:浙江溫州市洞頭區鹿西鄉嫵人岙海域的智能無網聲波海洋牧場。  石福明攝  圖②:明月海藻副總裁張德蒙正在檢查實驗樣品。  封安波攝  圖③:先達海水工程師查看機組運行數據。  ...

        時間:07-11
      • 從“城市過客”變為“共建力量”(人民眼·新就業群體)

          今年高考期間,京東外賣小哥為考生義務送水。  熊秋豪攝">   今年高考期間,京東外賣小哥為考生義務送水。   熊秋豪攝   一名快遞小哥(左一)在浙江杭州市上城區景芳藍領公寓...

        時間:07-11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伊人色综合久久大香|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日韩综合在线观看| 丁香伊人五月综合激激激|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婷婷激情狠狠综合五月|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精品|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234| 色狠狠成人综合色|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色婷婷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久久综合琪琪狠狠天天|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五月综合婷婷|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