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張子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在北京說,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國家認可所謂“債務陷阱”的說法。
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疫情期間,“一帶一路”合作仍在不斷推進,包括上周五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同時,個別人士仍聲稱“一帶一路”制造“債務陷阱”。你對此有何評論?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有何設想?
汪文斌回應稱,“一帶一路”是國際經濟合作倡議,旨在通過促進互聯互通,實現各國共同發展。倡議提出7年來,得到國際社會熱烈響應和支持。迄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幾十個國際組織簽署超過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重要合作項目落地生根。
汪文斌指出,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沒有止步,而是展現出抗風險的韌性,為各國抗擊疫情、穩定經濟、保護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健康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綠色絲綢之路成為新的合作亮點。
汪文斌說,今年以來,“一帶一路”合作伙伴以視頻形式舉行了30多場多邊國際會議,傳遞了繼續深化“一帶一路”合作的積極信號。就在上周順利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上,各方都積極評價“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認為“一帶一路”支持了多邊主義,助力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汪文斌說,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國家認可所謂“債務陷阱”的說法。由于疫情影響和世界經濟衰退,有些發展中國家的確面臨債務困難。中國政府已免除對非洲相關國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的無息貸款債務,是對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貢獻最大的國家。從債務國的債務結構看,大多數債務來自多邊金融機構和發達國家的商業債權人,它們應該參與到有關減債行動中來。債務問題本質上是欠發展問題,我們相信“一帶一路”合作有助于促進有關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幫助從根本上解決債務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