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2月15日電 (楊迪)記者15日從中國(寧夏)第24批援貝寧醫療隊獲悉,支援非洲國家貝寧的一年間,醫療隊門急診共接診8531人次,實施手術1066人次,住院治療1143人次,開展按摩、拔罐、針灸等1300余人次,圓滿完成了援外任務。
2019年12月15日,中國(寧夏)第24批援貝寧醫療隊抵達貝寧,分赴貝寧的科托努、洛克薩和納迪丹古三個醫療點開展為期一年的醫療援助工作。

在貝寧的一年間,醫療隊員為當地居民提供了高質量的衛生保健服務,對當地醫療衛生機構提供技術幫扶和人才培養,并積極開展相關科研工作。
“今天是到貝寧的滿一年。記得去年登上國際航班的那一刻,心里五味雜陳;如今一年已過去,自己負責的藥房藥事工作已圓滿完成,熱帶氣候也逐漸適應。”醫療隊洛克薩點藥劑師、醫療隊總會計魏世杰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支援貝寧的這一年,可以用“不虛此行”來形容。
醫療隊內科醫生、宣傳委員馬曉則用文、圖、視頻記錄下了隊員們的工作生活。“一方面是想留下美好的、難忘的回憶,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外界更多地了解醫療隊的事跡。”馬曉說,在貝寧的這一年間,他領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也感受到了貝寧人民對醫療隊的極大尊重。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隊又肩負起了抗疫的重任。醫療隊員們制定應對疫情應急預案及就診流程,在醫療條件差、醫療物資匱乏的情況下,利用一切資源做好防護,接診患者;同時印制抗“疫”手冊和常見病宣傳手冊(法語版),廣泛分享中國經驗,與駐地攜手共克時艱。

“援外一年,感受最多的是援外工作的使命感,醫療隊不僅代表了寧夏,更代表了中國。”醫療隊洛克薩點分隊長喬光偉告訴記者,醫療隊的部分隊員還于近日收到了由貝寧衛生部批準頒發的抗疫證書和榮譽獎章,“那種被貝寧同行們認可的感覺,令人終身難忘。”喬光偉說。
據了解,貝寧位于西非中南部,是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醫療條件較為落后。自1978年起,寧夏先后派出24批次醫療隊赴貝寧開展衛生援外工作,每一批都出色地完成了援外任務,贏得了貝寧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的贊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