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4日電 據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24日,在第155場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濱海新區防控指揮部副總指揮、副區長梁春早介紹,“濱城大篩”已順利完成,至11月24日上午10點,所有檢測結果完成,2467411份核酸檢測結果全部陰性。
梁春早指出,11月20日,天津市濱海新區新增4例確診病例后,疫情防控到了緊要關頭,天津市防控指揮部科學研判、果斷決策,當日中午下達“濱城大篩”全員核酸檢測的指令。濱海新區立即啟動預案、全員集結、緊張備戰,連夜完成人員調集、場地安排、物資準備等各項工作。
梁春早介紹,自11月21日(周六)上午10時啟動“濱城大篩”,經過全區上下和各方面援軍日夜奮戰,11月22日(周日)晚上完成主體采樣224.58萬人,11月23日(周一)全天開展掃尾工作,完成掃尾采樣22.16萬人。至當晚10時,采樣工作全部結束,完成2467411人的全部采樣任務,24日上午10時,結果出爐,檢測結果顯示全部為陰性。
梁春早表示,這次大篩的舉措和特點可以用四個方面概括:
第一個是“快”,這是大篩取得成功的前提。天津市指揮部迅速決策、統籌安排,全市全區上下聞令而動,20日下午啟動準備工作,晝夜部署落實,建立貫通高效篩查體系,成立“濱城大篩”指揮部,劃分25個戰區并確定指揮長,設立8個應急處置小組,不到24小時全部完成所有采樣點位的篩查準備工作。同時,緊急召集7409位醫務人員,其中15個兄弟區的6839位白衣戰士星夜馳援,21日上午在采樣點位集結待命。
第二個是“準”,這是大篩取得成功的關鍵。新區流動人口多,駐區企業多,濱海新區通過網格員摸排全區常住人口以及駐區企業職工、建筑工人等流動人口情況,制定了2日集中篩查、1日查缺補漏的“2+1”采樣方案。還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應對21日雨夾雪氣溫驟降的突發天氣,連夜把原“采樣點位相對集中設置在體育場、廣場等空曠區域”的方案進行調整,依照網格劃分、多點布局,將采樣點位精準下沉,大多數設置在居民小區,實現居民在本小區“下樓即檢”,避免了群眾排隊時間過長、受冷受凍,用精準的點位分布大大提高了采樣工作效率。
第三個是“穩”,這是大篩取得成功的基礎。在“大篩”中,全區2282個采樣點同時開戰,每個采樣點設置了1位進度專員,實時反饋進度,調動人員補位,保證采樣工作全戰場全時段齊頭并進;同時,由網格員、志愿者牽頭10人一組進行采樣,把群眾“化整為零”、壓茬推進。6700余名機關干部下沉社區,4000余名干警維持現場秩序,還及時調配21輛救護車補充送樣車輛,確保每2小時向后方送樣一輪。物資準備、人員組織、現場采樣、樣本運送、樣本檢測、結果反饋等各環節無縫對接,實現了前方平穩、后方有序。
第四個是“實”,這是大篩取得成功的保障。為了確保應檢盡檢,把篩查工作做實,在22日主體采樣完成后,各戰區嚴格排查生病臥床、行動不便、周末歇班、出差返濱等未參加采樣人員的數量,調整完善掃尾篩查方案。23日出動3000余名醫務人員,建立了226個掃尾篩查小分隊逐一掃樓,對1.77萬人進行入戶采樣;同時設立85個集中采樣點,進行補漏。共計完成了22.16萬人掃尾采樣任務。
梁春早稱,“濱城大篩”是一場大兵團協同作戰的人民戰爭。感謝15個兄弟區鼎力相助,6839位援軍戰士白衣執甲、風雪逆行,為新區百姓帶來安全、安寧;各醫療檢測機構工作人員分秒必爭、晝夜兼程,保證檢測效率和質量;新區廣大市民和衷共濟,在風雪寒冷中有序采樣,對“大篩”工作給予充分理解、積極配合、大力支持;全體工作人員、下沉干部和志愿者們無私奉獻、敬業擔當,共同完成了“濱城大篩”任務。
“我想來概括一下,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梁春早說,下一步將繼續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相關措施,同時維護好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抓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安全生產等各項工作,把疫情帶來的損失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