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11月17日電 (趙曉 仇玉娟)回望“十三五”,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通過啟動“雙高”建設、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等舉措,引導高校內涵式發展,破解“山多峰少”困境。
山東省政府1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該省教育高質量發展情況。山東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云鋒介紹說,該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5年的48.06%提高到56.75%,比全國水平高5.15個百分點,進入普及化階段,高等學校特色發展初見成效。

為引導高校科學定位、特色發展,山東支持3所駐魯部屬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分類支持省屬高校建設15所左右的高水平大學、50個左右高水平學科。“筑高峰、沖一流、強特色,破解高校‘山多峰少’困境。”鄧云鋒表示,眼下,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需要更多創新力量、創新成果、創新人才支撐。加強“雙高”建設有利于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人才培養,借助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校企融合,對接山東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白皓透露,今年7月中旬,該廳印發《關于組織申報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的通知》,啟動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申報遴選工作。截至目前,已組織完成兩輪評審,初步擬定了15所左右高水平大學、50個左右高水平學科建議名單,報省委省政府審定后正式啟動建設工作。“‘雙高’建設的啟動,將為未來幾年山東高校實現內涵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除力推“雙高”建設外,山東近年來還積極引導省屬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白皓稱,“十三五”期間,該省啟動實施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建設工程和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省財政先后投入建設經費34億元人民幣,立項建設60個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40個培育專業(群)和55個專業對接產業項目。同時,引導高校優化調整專業結構,近五年來,新增專業603個,撤銷專業48個,停招專業349個,限制招生專業262個。
據白皓介紹,山東還全力推動高校對接高端企業,在深化產教融合優質企業資源庫建設過中,該廳分別與商湯科技、科大迅飛、浪潮集團等知名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育人。目前,山東68所本科高校與4200余家企事業單位,通過共建學院、專業、課程、基地等方式開展合作辦學,取得良好成效。
此外,“十三五”以來,山東高等學校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全球100個國家或地區與山東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3259對,建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6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79個,8所高校開展境外辦學,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逐步增強。高校整體辦學水平明顯提升,先后獲批國家一流專業點213個、一流本科課程204門,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