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李京澤)中國外交部政策規劃司和世界知識出版社27日在北京共同舉辦2020年版《中國外交》白皮書媒體見面會。外交部政策規劃司副司長鄭立樵在見面會上回顧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9年中國外交的實踐和歷史足跡,還以四個“度”概括了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中國外交。

鄭立樵表示,進入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中國外交迎難而上,主動應變,積極抗擊新冠肺炎病毒和危害性更大的“政治病毒”,堅定維護國家正當權益,堅持國際人道主義,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出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他用高度、氣度、力度和溫度四個“度”概括了中國外交,分別為:
元首外交掌舵領航。習近平主席同外國及國際組織領導人70多次通電話或見面,出席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為全球抗疫凝聚廣泛共識,為伙伴關系注入強勁動力,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這是中國外交的高度。
抗疫外交有情有義。中國發起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力推“快捷通道”“綠色通道”“生命通道”,助力各國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宣布新冠疫苗研發成功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使用。這是中國外交的氣度。
維護權益有理有節。中國外交官在國際上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堅決回擊抹黑污蔑、甩鍋推責和干涉圖謀,在多邊平臺打了多場硬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有力維護了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這是中國外交的力度。
為民服務不遺余力。外交戰線積極開展領事保護專項行動,向100多國500余萬華僑發放抗疫物資,向海外留學生發放120余萬個“健康包”,共安排約350架次航班接回7萬多在外人員,努力將黨和國家的關懷送到每一個海外公民。這是中國外交的溫度。
鄭立樵強調,當前世紀大疫加速百年變局演進,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從未改變,合作共贏的趨勢不會逆轉,歷史進步的潮流更是不可阻擋。他指出,中國外交的獨立自主底色不會變;中國外交的和平發展道路不會變;中國外交的開放合作理念不會變;中國外交的公平正義追求不會變;中國外交的為國擔當情懷不會變。

2020年版《中國外交》白皮書深入分析過去一年國際形勢演變的發展動向,全面總結中國外交的成果,為讀者了解中國外交提供了系統、權威參考。
《中國外交》白皮書創刊于1987年,是關于中國政府外交理念、外交政策、外交實踐的權威性官方出版物,由外交部政策規劃司主編,每年出版一卷,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