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3日電 在23日上午民政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賈維周表示,今年1-9月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資金190.9億元,惠及3.1億人次。6-8月,因疫情影響新納入低保205.5萬人,開展臨時救助199.3萬人次。
賈維周通報了三季度民政重點業務工作進展。他指出,在社會組織積極作用發揮方面,提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的通知》,組織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收費自查和整改。加強行業協會商會收費管理,對年檢發現及社會舉報的違規收費行為依法嚴肅查處。配合行業主管部門研究社會組織分類管理政策,推進文化體育、應急救援、非國有博物館等類型的社會組織分類管理。加快國家社會組織法人庫應用推廣,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啟用新版社會組織登記系統,持續開展網上年檢。
在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發展方面,指導各地通過加強社區疫情防控等工作,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應急管理組織機制、提升基層群眾性組織動員能力。持續指導各省制定改進和規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的政策措施,開展“社區萬能章”治理專項行動,推進社區減負增效。督促各地落實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城鄉社區工作者的各項政策,深入挖掘養老、托幼、心理疏導和社會工作等社區服務業吸納就業的潛力。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就業創業,夯實基層社會治理人才基礎。
在行政區劃和地名管理方面,持續推進省界聯合檢查和界線界樁更換工作。扎實推進《地名管理條例》修訂工作。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進《中國地名大會》(第二季)攝制工作。積極推進國家地名信息庫建設,完成2015至2018年全國地名、界線和區劃信息更新,共更新地名238.4萬條、地名標志約6000個、縣級以上行政區域界線513條、界樁1776顆,發布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2020版。
在社會事務管理方面,扎實推進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今年1-9月份全國救助流浪乞討人員43.6萬人次,對11420名長期滯留人員進行落戶安置,并將其納入社會保障體系。聯合相關部門部署開展安葬(放)設施違規建設經營專項摸排暨違建墓地專項整治成果鞏固提升行動。加快推進部省兩級殯葬政務信息互通共享,推進解決殯葬管理系統與低保系統對接等問題。貫徹落實民法典,啟動《婚姻登記條例》修訂工作,研究調整離婚登記程序。推動婚姻登記管理信息系統全國聯網互通和功能完善,推動高拍儀、人像采集、指紋采集、人臉識別等技術設備的有效運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搭建多層次、廣覆蓋、便捷化的婚姻家庭輔導教育服務平臺。深入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宣傳中華優秀婚姻家庭文化,積極倡導內涵豐富、特色突出、文明節儉的婚禮形式。指導地方做好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工作。繼續實施“福康工程”,免費為深度貧困地區殘疾人開展手術矯治、配置康復輔助器具、開展康復訓練。指導地方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推進康復輔助器具標準化建設。開展生產和裝配傷殘人員專門用品企業免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工作。
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深入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改造提升工程,持續推進“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敬老院護理型床位建設。繼續推進敬老院法人登記,登記率已達90.73%。持續推進留守老人信息管理系統覆蓋所有縣(市)。會同有關部門推廣公辦養老機構典型經驗,遴選公布北京市第五社會福利院等49家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優秀案例。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關于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推進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指導各地加快建設街道綜合功能養老服務機構。組織實施第五批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開展第四批試點成果驗收。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關于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推動各地加快養老護理員、養老院院長和老年社會工作者培養培訓工作。修訂出臺《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制定實施民政部等6部門《關于規范養老機構服務行為 做好服務糾紛處理工作的意見》。繼續推進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指導地方做好先行先試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有近22萬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790多萬張養老服務床位,同比分別增長26.6%和7.7%。
在兒童福利保障方面,推進修訂《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舉辦全國兒童收養工作培訓班。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關于做好服刑在押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事實無人撫養未成年子女關愛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深入開展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開展全國統一的兒童救助保護熱線試點,啟動“護童成長”──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加強兒童福利機構疫情防控和重大風險防范督導,通過召開專門視頻會議、組織抽查等方式,部署秋冬季兒童福利領域疫情防控工作,指導新疆、遼寧、山東等重點地區做好兒童福利機構疫情防控。召開部分兒童福利機構工作座談會暨全國SOS兒童村改革工作推進會。舉辦全國兒童福利標準化建設工作座談會,推進完善兒童福利機構標準體系,啟動兒童福利標準化建設委員會成立申報工作。指導各地持續實施“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等項目,指導各地持續提高孤兒保障標準,目前,全國機構集中養育孤兒平均養育標準達到每月1551元,社會散居孤兒平均養育標準達到每月1123元,惠及21萬多名孤兒。
在慈善事業、社會工作、志愿服務方面,舉辦以“決戰脫貧攻堅 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為貧困地區扶貧項目和消費扶貧產品等對接資金135.2億元。開展第五個“中華慈善日”系列宣傳活動,持續推進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評選表彰。截至9月底,全國登記認定慈善組織7825個,凈資產規模超過1900億元;慈善信托共463單,合同金額32.42億元。全國注冊志愿者1.84億人,注冊志愿團體76.7萬個,累計記錄志愿服務時間超過25.4億小時。2020年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報名人數突破6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