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悉尼8月6日電(記者李雪青 齊紫劍)澳大利亞海洋學研究所6日發表報告說,受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大堡礁的硬珊瑚覆蓋率出現大幅度下降。
硬珊瑚是重要的造礁生物。據該研究所的一份年度報告介紹,研究人員在2024年8月至2025年5月間,對大堡礁中124個珊瑚礁的狀況開展監測,并分析了相關數據。結果顯示,2025年監測區域內的硬珊瑚平均覆蓋率較2024年下降約14%至30%,個別珊瑚礁的覆蓋率甚至下降70%以上。
報告說,2024年南半球夏季的熱浪導致大規模珊瑚白化并死亡是造成硬珊瑚覆蓋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氣旋影響、洪水泛濫和棘冠海星活動也對珊瑚生存造成壓力。
研究人員警告說,全球變暖導致大規模珊瑚白化現象發生更頻繁,而一次次白化事件的間隔時間縮短導致珊瑚的恢復時間變短。
珊瑚白化是珊瑚受環境壓力影響,失去體內共生的藻類或藻類失去色素而導致珊瑚顏色消失的一種生態現象。珊瑚白化后未必會死亡,如果導致白化的壓力減少,珊瑚有望恢復顏色。
大堡礁是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島礁的總稱。它全長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也是地球上最復雜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