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教育  »  教師·家長·社會

      農村孩子大批進城就學城鄉教育失衡難題待解

      農村孩子大批進城就學城鄉教育失衡難題待解

      2011-08-29 10:19:59

        經過近兩個月的等待,濟南外來務工人員胡寶麗終于盼來了女兒的入學通知書。新學年即將到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盡管近年來濟南市不斷增加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定點學校數量,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仍有困難。

        近兩個月才等來入學通知

        來自山東曲阜市房山鄉的胡寶麗進城務工已有近十年,如今在濟南天橋區聯四路一家菜市場賣水產品。由于七歲的女兒今年要上小學,兩個月前,她便在濟南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定點學校——清河實驗小學給孩子報了名。

        “我歇業一天,從早上八點排隊到晚上11點多,好不容易給孩子報上了名,但學校卻告訴我們這只是登記,因為報名人數太多,孩子很可能會被分流到其他學校,讓我們回家等消息。”胡寶麗說,原本以為有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定點學校,自己又符合相關條件,孩子上學應該不成問題,但沒想到會這么難。和胡寶麗有相同遭遇的還有來自山東德州的菜販張新生。為了給孩子報名,他和妻子輪流到附近的小學排了一天一夜的隊??蓪W校的答復也是“回家等消息”。

        “其實只要能在濟南上學,無論哪個學校我們都愿意,但沒想到這一等就是近兩個月。”胡寶麗說,由于學校一直沒有確切的答復,怕耽誤孩子上學,心急如焚的她還專門回了趟老家,在村里的學校也給孩子報上了名。

        不過她告訴記者:“這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只要有一絲希望,我還是讓孩子在城里上學,不是舍不得孩子,是農村學校和城里的差距太大了。”

        “出來這么辛苦,還不都是為了孩子?我們當初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決不能讓孩子也和我們一樣。”張新生也表示不愿意送孩子回老家,“農村的教學質量不如城里,而且把孩子交給老人也不放心。”

        記者從濟南市外來務工人員較為集中的天橋區了解到,今年僅這一個區就有600多名和胡寶麗女兒情況相似的孩子。

        上學為何這么難

        天橋區是濟南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的主要區域,濟南39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定點學校,這里就有10所,學生數量占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總數的近一半。

        記者從天橋區教育局了解到,為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今年天橋區還新增了6所試點學校招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但仍然遠遠滿足不了需要。

        清河實驗小學是濟南較早開放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定點學校之一,目前學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人數已占學生總人數的75%。校長段輝告訴記者,2004年他們學校在校學生只有400人,而現在已達到1400人。今年學校原本計劃招收4個班,但是報名人數遠遠超過了計劃,無奈之下,學校只得擴招一個班,班額也由45人擴大到了50人。即使這樣,仍然有200多人需要分流。

        不僅是清河實驗小學,現在沒有一所學校不爆滿,沒有一所學校不熱點。過去有些學校校長為招不到學生發愁,而現在學校報名火得他們都不知如何應對。

        報名人數激增,除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增加,還與周邊縣區的農業戶口人員不滿當地學校教學質量,想方設法按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有關。

        據了解,根據濟南市的政策規定,外來務工人員到定點學校上學,只需提供在濟暫住證和原籍戶口;家長的用工合同、所在單位的營業執照或勞動保險;由社區或居委會開具的在濟南居住一年以上的證明,就可與濟南市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天橋區教育局教育科科長陳樂寧告訴記者,由于這些證件證明辦理難度并不大,因此周邊縣區的農業戶口人員也涌入市區,要求按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其中很多孩子的監護人甚至不在濟南。但由于“三證齊全”,教育部門也只得按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一樣對待。

        教育均衡是解決之道

        記者從濟南市教育局了解到,通過擴班、擴大班額的方式,目前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基本上都已收到入學通知。但部分教育工作者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難問題,還應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政策進行完善,出臺相應措施鼓勵當地政府增加定點學校數量,同時應繼續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雖然現在想辦法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但是目前她們也面臨著教育資源不足、教學質量無法保證的壓力。很多定點學校嚴重擠占功能教室,師資嚴重緊缺,同時學生人數激增也給校園安全帶來隱患。

        濟南明湖中學按照標準化規模只能設立30個班,可現在學校已經擴充到34個班,學生人數達1600人。校長劉軍說:“近年來國家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定點學校的支持力度很大,學校的教學條件甚至比一些省級規范化學校還好,但是學校地方有限,現在四個功能室已全部改為教室,這已經擠占了本地學生的教學資源。而關鍵的問題是學生多地方小,給學校和學生的安全也帶來了很多隱患,現在光放學就要用半個小時才能把學生全放出去。”

        天橋區打算在10年內逐步取消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定點學校,實現就近入學,今年新開放6所試點學校就是第一步。但目前這6所學校并沒有納入濟南市的定點學校之列,得不到國家和省市財政的支持。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每人小學每年300多元、初中每年500多元的雜費,一連九年全由區財政承擔,招收的學生越多,就意味著區財政的投入也就越多。因此,只有政府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才能讓真正有需要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

        而天橋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李衛東認為:“周邊縣區學生的涌入,其實說白了就是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因此只有提高農村地區的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才能真正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新華社 記者 錢榮

      •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天天影视色香欲性综合网网站|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色欲天天婬色婬香视频综合网|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96蜜桃 |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丁香|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综合欧美五月丁香五月| 欧美日韩色另类综合|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狠狠色狠狠色很很综合很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