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的長沙樓市,在多方政策因素影響下仍被寄予厚望。余志雄 攝
記者 陳勇
距離國務院提出的力爭“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營改增”僅剩下一年多時間,近日有媒體報道,在尚未納入改革的四大行業中,房地產業、建筑業有望率先同時推進“營改增”,最快將于明年3月開啟“增值稅時代”。據了解,稅率定為11%的可能性極大。業內人士初步測算,如果允許不動產抵扣,整體減稅規模有望超過5000億元。
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林認為,“營改增”對房地產企業將直接起到減負作用,是利好消息。“減少開發企業的成本,一定程度上也將減輕消費者的負擔。”王林說,營業稅是按營業額交的,而增值稅是減去成本后交的。“營改增”后,利潤高的房企就會多交稅,而利潤低的中小型房企可以少交稅。對于以中低利潤率項目為主的房企,是利好的。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正處于調整期。中國指數研究院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11月,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均價連續第7個月環比下跌,11月跌幅繼續收窄。整體來看,隨著各種利好政策相繼出臺,樓市出現回暖跡象,11月全國主要城市住宅價格跌幅繼續收窄。那么,“營改增”對房價影響有多大?
“目前,由于抵扣范圍沒有明確,所以開發商自己也不知道成本是增加了還是降低了。”運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勇說,某種程度來看,如果不能夠很好地處理抵扣事宜,或者很好轉嫁成本,開發商的成本將會上升,盈利空間有可能被擠壓。一般情況下,稅收成本應該是會有所降低的。
不過,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開發商表示“影響不大”,“營改增對房價的影響遠沒有市場整體供求狀況來得顯著”。今年以來整體市場都供大于求,房企去化壓力較大。所以,如果現在稅負成本能夠大大降低的話,房價的下行空間也會更大。但只能說稅負成本的明顯下降會對房價有一定影響,這是充分條件,而非必要條件。
相關鏈接
什么是“營改增”
營改增即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簡稱。營業稅是指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營改增其實是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增值稅就是對于產品或者服務的增值部分納稅,減少了重復納稅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