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魏娜)昨日,記者在電子市場探訪充電寶亂象時發現,產品包裝上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有的品牌標注的是鋰電池生產國標,而有的產品包裝上根本找不到依據的生產標準。
據了解,在今年5月之前,我國移動電源市場并沒有統一的生產質量標準,大多數廠家都是根據鋰電池的國標執行生產。
今年5月,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發布了《USB接口類鋰電移動電源》作為行業推薦標準,對充電寶電芯、外觀尺寸、電性能、安全保護性能、機械性能、環境適應性、接口及附件等方面都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和劃分,并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檢測標準。
該標準要求生產廠家明確標注充電寶的電芯電量和輸出電量等關鍵參數,讓消費者看得清、讀得懂。據了解,目前已有20家大品牌生產廠家在承諾書上簽字。今年9月,按此標準生產的充電寶有望上市。
省質監局標準化處負責人表示,生產標準是對一個成熟產業的歸納性總結。一般而言,標準是由中介組織、行業協會或龍頭企業等牽頭制定,其出臺時間會滯后于產業發展。充電寶行業推薦標準出臺,對充電寶生產規范發展或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目前暫時沒有對移動電源進行抽檢,今后將加強對此類產品的質量監管。
武漢市場充電寶保修期最短的僅1個月
商家大多只開收據不開發票
國家質檢總局日前公布移動電源即充電寶抽查報告,32個批次的224件樣品竟然無一合格。昨日,記者在武昌廣埠屯和漢口前進四路電子市場探訪發現,充電寶的確品牌繁多,價格從30元至300元不等;電容量標得越高,價格越貴;質量參差不齊。
智能移動電源俗稱充電寶,因其個頭小巧、攜帶方便、隨時可供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充電,深受“拇指一族”喜愛,成為大家出行在外的必備品。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負責人稱,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充電寶品牌繁多,可能達到數千家,具體數量尚無法統計。
昨日,記者在廣埠屯南極電腦城看到,賣手機、電腦的商鋪里基本上都有充電寶出售,既有像“飛毛腿”、“羅馬仕”這樣的知名品牌,也有“索喜”、“索日”等“傍名牌”。有的店鋪里排放著七八個品牌的充電寶供人挑選。
經營手機近10年的鄭先生介紹,要是想安全、放心,肯定要選正規廠家生產的充電寶,但價格至少在百元以上;如果圖便宜,30多元也能買到6000毫安充電寶,但是會經常發熱,把手機充壞了也是有可能的。
據了解,幾大知名品牌的充電寶價格普遍高于不知名的小品牌。而另一個決定價格高低的就是蓄電量。一般情況下,蓄電量越高,價格越貴。
但在調查中,絕大多數店鋪店主都坦承,包裝上標明的電量沒有辦法進行實際檢測,可能沒有包裝上標明的那么準確,但1.2萬毫安充電寶充兩三個“蘋果”手機肯定沒問題,夠用就行。
武漢大西洋儀表儀器廠電氣工程師奚先生介紹,充電寶主要由充電電芯、保護電路、USB接口、包裝外殼等4個部分組成,電量轉化會出現一些損耗,輸出的放電電量肯定比理論數據要小得多。
據了解,虛標電量已成為該行業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市場上大多數正規生產的充電寶,實際電量大多只有標注數值的八成。那些雜牌子的充電寶虛標電量情況就更嚴重了”。
記者調查還發現,除了少數大品牌外,多數充電寶沒有合格證、保修卡和三包證明。而各個店鋪承諾的充電寶保修期也各不相同,最短的僅1個月,只有個別品牌質保1年。此外,大部分商家銷售的產品沒有發票,只有收據。商家稱“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憑收據來保修”。
除了實體店,充電寶在網店的銷售也很火爆。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充電寶”,顯示有26.7萬件商品。一款售價近70元的1萬毫安充電寶,月銷量顯示達37萬個。(記者魏娜)
探訪>>>
選購使用
充電寶有講究
提醒>>>
盡量選擇正規渠道購買移動電源,尤其不要購買“三無”(無品牌型號和生產廠家、無電氣參數標識、無警示說明標識)產品。
看外殼看容量:劣質充電寶做工和外殼粗糙;正規的充電寶容量越高的,重量相對較重。
應避免接觸重物或尖銳金屬部件,以防刺穿或短路。
在充電時若發燙應立即停止充電,因為發燙原因可能是移動電源輸出電壓或電流過高。
若顯示已充電完畢應及時取下,防止過度充電。
我國民航部門最新規定充電寶禁止托運,且上飛機時每人最多帶兩個,飛行途中也不能充電。其中,未標明數值的“三無”充電寶一律禁止上飛機,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瓦特小時)的正規充電寶無須航空公司批準可帶上飛機,100Wh—160Wh之間的需批準后方可帶上飛機。
(記者魏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