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 瑞)近年來,柞水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全面深化林長制改革為總抓手,聚焦“護綠、增綠、管綠、活綠”精準發力,推動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相得益彰,為縣域綠色崛起注入強勁動力。
扛牢衛士責任“管綠”。柞水縣推行“林長+警長+檢察長”協作機制,落實三級林長巡、盯、管、督職責,配齊三級林長261人、護林員1105人,新安裝監控291個,改造提升護林哨所69個,實現對森林資源全方位、全天候監管。
厚植生態底色“擴綠”。柞水縣高質量推進重點區域綠化,開展農村水旁、路旁、村旁、宅旁“四旁植綠”活動,不斷提升綠化覆蓋率和生態質量。目前,柞水縣投資1402萬元實施綠化提升項目5個、植被恢復項目2個,完成國土綠化3.6萬畝、森林撫育1.3萬畝,義務植樹70萬株。
筑牢綠色屏障“護綠”。柞水縣落實森林防火“人盯人”工作機制,建立防火檢查站點380個,組建鎮村兩級撲火隊90支,設置林業有害生物檢疫檢查站4個,治理松材線蟲病3.4萬畝,保障森林資源健康安全。
暢通轉化通道“興綠”。柞水縣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發展林下經濟和特色康養產業,切實將生態優勢轉變成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推動林業資源增值增效。累計培育林業龍頭企業3家,實施森林康養項目8個,完成林下種植300多公頃、林下養殖3萬只(頭、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