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保定9月28日電 (呂子豪 于俊亮)28日,以“匠心傳承,融合創新”為主題的第七屆全國皮毛會議暨2017全國毛皮動物養殖產業峰會在河北省保定市蠡縣開幕,國際毛皮協會、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及相關行業專家和企業家代表等千余人參會。
本屆大會由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主辦,旨在深入推進中國毛皮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行業發展新動能。
據全國畜牧總站質量標準與認證處處長王黎文介紹,中國是毛皮動物養殖大國,也是毛皮制品生產和消費大國。近年來,毛皮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于美化人民生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王黎文稱,目前,伴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毛皮產業面臨著環境壓力加大、資源約束趨緊、國際競爭加劇、技術性貿易措施凸顯的外部環境及發展方式粗放、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動物福利資源提高等內部因素的制約。對此,唯有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實現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受邀參會的國際毛皮協會中國區副主席陳偉賢認為,中國毛皮業應力爭在動物福利、品牌建設、渠道拓展、產品設計和品質等方面尋求新突破。
當日,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授予蠡縣“中國皮都”榮譽牌匾,并公布了“中國毛皮行業25年毛皮工匠人物”名單、“中國毛皮行業工匠品牌”、“中國毛皮行業十大進口品牌”。
蠡縣毛皮發展已有3000多年歷史。目前,蠡縣毛皮皮革產業已輻射7個鄉鎮近110個自然村,年加工裘皮4千萬張。今年來,該縣借環境污染治理的大形勢,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恒大集團,投資500億元人民幣,啟動建設“國際健康未來城”,打造毛皮產業的“規模化”和“科技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