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環境保護部最新通報顯示,截至目前,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組已完成十輪次督查工作,共檢查近4.2萬家企業和單位,過半企業和單位存在環境問題,其中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不正常運行問題較普遍。

9月3日,駐京津冀晉豫的21個督查組對涉氣“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燃煤小鍋爐淘汰改造、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任務的1211個具體任務點位進行了現場核實,發現其中199個點位存在涉氣環境問題。督查組近三天檢查發現,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部分地區存在32家企業未安裝污染治理設施的問題。
4月7日至8月31日,環境保護部派出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組已完成十輪次督查工作,28個督查組共檢查41928家企業和單位,發現22832家企業和單位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54.5%。存在問題的企業中,涉氣“散亂污”問題企業7180家,超標排放的67個,未安裝污染治理設施的2480個,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的2016個,涉嫌自動監測弄虛作假的4個,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問題的3310個。
據介紹,從10個輪次的強化督查情況看,涉氣“散亂污”企業違法生產問題突出。督查組共發現7180家涉氣“散亂污”企業違法生產問題,占前10個輪次檢查發現環境問題總數的31.5%。其中未列入當地“散亂污”企業清單內的有4132家,均無環保手續和污染治理設施,仍在違法生產,廢氣直排;列入當地“散亂污”企業清單內的3046家中,有466家企業未達到“兩斷三清”取締標準,有554家企業仍正在違法生產,133家企業臨時停產躲避檢查,11家企業恢復生產或有恢復生產跡象。
同時,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不正常運行問題較普遍。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問題仍較嚴重。督查組檢查共發現4496家企業存在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不正常運行的問題,占前10個輪次檢查發現環境問題總數的19.7%。
督查組檢查發現,3310家企業存在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問題,缺乏治理設施、治理設施運行不規范的情況仍較為普遍。
7月21日至8月31日,駐河南省的7個督查組下沉至47個縣區市,現場核查發現涉氣“散亂污”企業整治、燃煤散燒治理等358項任務中的659個點位存在推進遲緩、未完成或虛報完成等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