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2日電 (記者 趙建華)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12日在北京介紹,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后,黨中央決定設立五年過渡期,銜接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對脫貧地區、脫貧人口扶上馬、送一程。財政部堅持過渡期內政策不變、力度不減,多渠道做好投入保障,切實防止規模性返貧;堅持激發脫貧地區內生動力,既授人以“魚”、又授之以“漁”,增強發展后勁;堅持改善脫貧地區發展條件,多措并舉,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總的看,取得了三方面成效。
——防返貧底線守得更“牢”、脫貧成果夯得更實。設立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從2021年的1565億元增加到2025年的1770億元,五年總量達到8505億元,比“十三五”時期增加3200億元,增幅達60%。建立健全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機制,穩定消除風險。脫貧地區經受住了經濟發展承壓、部分地區災情多發等多重考驗,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
——自身發展動能更足、脫貧群眾收入更穩。鄉村特色優勢產業持續發展壯大,基本上每個脫貧縣都培育了特色明顯、優勢突出、帶動能力強的產業。為保障農民增收、農業增產,財政支持農業保險擴面提標,現在已經實現三大主糧完全成本和種植收入保險在全國全覆蓋。“十四五”以來,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近40%,2024年達到17522元,年均增速連續4年高于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民生保障成色更足、鄉村振興底色更亮。過渡期以來,脫貧地區農村公路面貌日益改善,“四好農村路”發展質量和服務能力持續提升,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現鄉鄉通5G,打通了經濟發展“大動脈”。醫療費用等負擔持續減輕,脫貧群眾民生保障有力加強。農村危房改造、飲水保障深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踏步趕了上來。
1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王東偉表示,下一步,將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全力支持完成過渡期收官任務,謀劃好過渡期后常態化的幫扶工作,確保共同富裕路上一個都不掉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