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題:甩鍋“黑天鵝”?賴清德何不反省自己
中新社記者 容海升
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9月5日夜宴民進黨籍民意代表時宣稱風災、關稅、“大罷免”為“三只黑天鵝”,是難以預料的意外。這么看來,一切都是別人的問題,賴清德唯獨不反省自己。
“黑天鵝”之說連日引發各界議論。究其原意,賴清德無非想籠絡實力派、統一口徑,將民眾普遍反對的所作所為包裝成難以預測的小概率事件。但島內民間輿論顯然沒有接受如此推卸責任的說辭。
在報章“民意論壇”、社交平臺,許多人都反問,風災、關稅、“大罷免”三件事,哪一件沒有提前顯露征兆?臺風肆虐歷年來都不鮮見,但今年救災行動尤其混亂無序,且賴清德本人“不能什么事情都找軍人”等傲慢回應讓受災民眾寒心;美方對臺加征關稅年初就有跡象,但綠營一味營造“臺美關系堅如磐石”假象,一路讓美方予取予求;“大罷免”兩輪投票前,多項民調持續顯示臺灣民間對這一撕裂社會的行徑感到厭惡。
大錯既已鑄成,政治人物怎可一味諉過?《尚書》中一句話至今仍常被引為指標,即“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意思是對待他人應避免求全責備、反思自身要嚴格細致。
近日接受專訪時,賴仍堅稱自己一年多來的施政“被激烈的政治攻防掩蓋”,并說將讓社會休養生息,民進黨則要重整腳步。由此看,賴當局擬暫時蟄伏,伺機而動。
越來越多的政治評論者認為,“大罷免”投票結果或是十余年來臺灣政治的重要“轉彎”,即伴隨年輕人及中間選民快速疏離,民進黨那一套由反對中國國民黨演化為“抗中保臺”的敘事套路已成強弩之末。一個征候,是國民黨制作、揶揄賴清德的“萊爾(Liar)校長”動畫短片竟在社交平臺持續引發現象級傳播。此外,“臺獨”網紅如“八炯”被揭露“研究納粹如何操控群眾的反共情緒”等觸目驚心的言行,也讓臺灣社會對走火入魔的政治操弄更為警惕。
即便民進黨內,也有越來越多聲音提出對于“大罷免”必須檢討。如辭去臺立法機構民進黨黨團干事長一職的吳思瑤也說,去年“5·20”以來各項權力運作到底出了什么問題,“不要跟民意斷鏈”。
形勢很清晰,所謂“三只黑天鵝”所對應的臺灣政治、民生、經濟問題,本質上都有人禍;如果賴清德身為政治人物不反省、不糾錯,民眾福祉、臺灣未來、兩岸和平還會有什么指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