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9月1日電 (鄭江洛)今年是福州新區獲批設立十周年,福州新區管委會發展規劃局(政策創新局)局長蔡峻林1日于福州表示,十年來,福州新區全方位推進對外交流合作,積極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加快建設對外開放平臺,形成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2015年,福州新區獲國務院批復設立,成為中國第14個、福建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自獲批以來,福州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保持8.4%、13.1%、8.4%的年均增速,經濟總量突破3300億元,成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蔡峻林介紹,福州新區綜合交通門戶樞紐功能持續提升。在航空領域,長樂國際機場成功升級為區域樞紐及超大型機場,累計開通國內外航線130條,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萬人次,航空運輸能力大幅提升。港口航運方面,新區內的松下、江陰、閩江口內三大港區實力雄厚,總吞吐量近1.8億噸。
不僅如此,福州新區在海鐵空鐵聯運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借助海絲航線與省內中歐班列及多式聯運體系實現精準對接,先后開通了中歐、中老、中亞班列,有效將港口服務延伸至內陸城市,構建起高效的聯運網絡,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蔡峻林指出,依托中印尼“兩國雙園”這一平臺,圍繞海洋漁業、熱帶農業等五大跨國合作產業,累計形成雙邊合作項目72個,總投資超930億元。
福州新區穩步推進開放型經濟體系建設。2024年,福州新區外貿方面成績亮眼,進出口總額達1932億元。產業開放合作平臺建設持續發力,長樂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福州臨空經濟示范區等園區相繼獲批,江陰港綜合保稅區、福州綜合保稅區等園區加速推進。整車綜合服務、跨境電商、保稅維修檢測、保稅加工貿易、冷鏈物流等涉外產業蓬勃發展,開放型經濟體系不斷完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