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  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中國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
  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郭軍(右)下地指導技術。  翟文秀攝(人民視覺)">">

<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錄取通知書里的農業高科技(三夏進行時)

      2025-08-04 05:51:00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

        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

        中國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
        中國農業大學供圖

        郭軍(右)下地指導技術。

        翟文秀攝(人民視覺)

      ">

        郭軍(右)下地指導技術。
        翟文秀攝(人民視覺)

        安徽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里的文創禮品。

        安徽農業大學供圖

      ">

        安徽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里的文創禮品。
        安徽農業大學供圖

        安徽農業大學實驗室里的研究人員。

        安徽農業大學供圖

      ">

        安徽農業大學實驗室里的研究人員。
        安徽農業大學供圖

        梁毅在查看水稻生長情況。

        本報記者 申智林攝

      ">

        梁毅在查看水稻生長情況。
        本報記者 申智林攝

        湖南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

        歐陽燕芝攝(人民視覺)

      ">

        湖南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
        歐陽燕芝攝(人民視覺)

        夏忙時節,也是準大學生們夢想實現的季節。隨著各地農業大學的年輕學子們陸續收到2025年錄取通知書,本報記者來到田間地頭、實驗現場,探訪3份錄取通知書背后的故事。一張小小的“紙片”藏了哪些高科技、新成果?如何激勵年輕學子邁向更廣闊的天地,為農業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編  者

        

        中國農業大學——

        這里的玉米抵抗力強

        本報記者  黃  超

        【亮點】

        中國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附有學校科研團隊培育的小麥、玉米和水稻種子。其中,2020年通過審定的玉米種子“農大778”,對黃淮海和東華北地區的主要病害具有良好抗性,廣泛應用于河北、山西、遼寧、安徽、山東、河南等地,累計推廣約1200萬畝。

        推廣期間,針對玉米銹病導致減產等問題,研發團隊不斷攻關,增強品種抗病性。該團隊多年來深耕玉米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領域,已成功選育19個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新品種,累計增產80多億公斤。

        【現場】

        日頭潑下來,地里騰起一層霧氣。玉米綠油油、齊刷刷地挺立著,精神頭十足。

        河南鶴壁,淇縣遷民村田壟間,滴灌軟管貼著地皮,把液體肥料“喂”到每株玉米根須旁。合作社帶頭人紀明立貓著腰、瞪著眼,仔細查看出水孔是否通暢。

        “你可來了!”看到種業公司農技員郭軍挎著工具箱走過來,紀明立起身,抹了把臉上的汗說。

        郭軍走到跟前,目光立刻投向眼前的玉米:“頭遍追肥還中吧?”

        “水頭嗞嗞的,挺勻實。就是這葉……”紀明立撥開幾株,露出靠近根部的葉子,“是不是有點發黃?還有小斑點,就擔心銹病。”

        這些年,黃淮海地區極端天氣多,銹病頻發。一些夏玉米穿上“超短裙”,葉子包不到玉米尖尖,還有的玉米粒不飽滿甚至空顆,讓種植戶很是頭疼。

        “‘農大778’對銹病的抗性很好。”郭軍湊近葉子細看,“你這塊地底肥足、墑情也好,現在看長勢很旺。可能是這陣子持續高溫,葉子傷到了,目前問題不大。”

        紀明立的眉頭舒展了些:“你這么一說,我踏實多了,合作社就指著這上千畝玉米呢。”

        “好種多打糧”“千算萬算,不如良種合算”……種與糧的關系,農民最明白。

        2022年,“農大778”剛推廣不久,留意到新品種口碑不錯,紀明立和鄉親們試種了約500畝,“株高合適,抗銹病,而且穗大、產量多。”緊接著,2023年1100畝,2024年1400畝,畝產都能穩定在1600斤左右。如今,合作社流轉、托管的玉米地,用上新種子的超過2000畝。

        “放心,咱在這兒推廣有經驗。”郭軍指著烈日下依然精神抖擻的“綠色方陣”,“稈子多硬實,葉子多展活!”每到玉米生長的關鍵階段,他都要下地指導技術。

        “你記著:肥水跟上,玉米壯了,抵抗力自然就強。還有,如果只是這幾株有斑點,范圍不擴大,就不用管它。要是發現蔓延的苗頭,再上點藥,來得及。”郭軍邊叮囑,邊拿出本子寫下注意事項。

        “秋后收了棒子,一起喝糊糊。”看著眼前茁壯的莊稼,紀明立咧開嘴笑了。

        “那敢情好!”郭軍也笑了,邁開大步,“我再往前頭轉轉。”

        一陣風吹過,綠色的海洋泛起漣漪,紀明立又彎下腰,繼續檢查滴灌帶。蟬鳴聲、玉米葉的沙沙聲,在這片生機勃勃的田野上交織、回響。

        

        安徽農業大學——

        小麥選育實驗室暑期更忙

        本報記者  徐  靖

        【亮點】

        隨安徽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一起寄出的,還有以小麥、茶葉、海棠、銀杏、玉蘭等代表性種子為設計元素的文創禮品,寓意“種子的‘芯’愿”,期冀青年學子如破土的種子般茁壯成長,成為“強農先鋒、社會英才”。其中,小麥種子元素靈感來自該校選育的以“安農98”為代表的系列小麥品種。

        【現場】

        暑假這些天,位于安徽農業大學的農業農村部黃淮南部小麥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里,師生們比平時更忙。

        “主要對今年田間入選的小麥進行性狀考察和數據采集。”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盧杰解釋著,拿起一株樣品,“比如植株的高度、葉子的性狀、麥穗的長度、籽粒的飽滿度等,篩選優劣品系,為下一年度育種計劃做準備。”

        “一般來說,過了國慶假期,皖北小麥就要陸續播種了,時間緊張著呢。”盧杰補充道。

        “盧老師,麻煩您過來看一下。”交談間,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的學生請盧杰一起到育種加代室。一進入房間內,溫度驟降,鱗次櫛比的架子上擺滿盆栽小麥。“這里控溫控光,能加速小麥生長,比自然生長的周期縮短約一半。”盧杰說,“加代室是作物育種的重要設施,能夠實現育種性狀的定向改良,縮短育種年限,提高育種效率,還能獲得各種生長數據。”

        來到分子育種實驗室,實驗儀器琳瑯滿目。“分子育種、生物育種是趨勢,和常規育種相輔相成。”盧杰介紹,“以赤霉病為例,常規育種有一定盲目性,但是通過基因技術,可以在抗病性較好的種質資源中挖掘抗病基因,并集中改良某個特定性狀,方向更加明確,效率也更高。”

        在實驗室成果展示區,盧杰指著一個小麥品種說:“這是花了10多年選育的‘安農98’,今年通過了國家級審定,產量高、抗病能力強,抗倒伏、耐高溫表現優異。而且經過驗證,這個品種制成的饅頭、面條品質也很好,是未來重點推廣的品種。”談及成果,盧杰面露欣慰。

        近5年,安徽農業大學選育并通過國審的小麥新品種達8個。“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每一步都要久久為功。”盧杰說,“一個新品種誕生至少得10年,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湖南農業大學——

        水稻試驗田建到農民身邊

        本報記者  申智林

        【亮點】

        湖南農業大學2025年本科錄取通知書內頁,“百年學府  立德樹人  逐夢湘農  激揚青春”16個題字,是“雜交水稻之父”、湖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袁隆平院士對學子的殷殷期盼。題字旁,一蔸飽結籽實的稻穗,是以袁隆平院士為代表的一代代師生,為“愿天下人都有飽飯吃”而躬耕農業的生動表達。

        長期以來,學校雜交水稻團隊育成的骨干品種和發明的主推技術,為雜交水稻大面積節本增效作出突出貢獻。

        【現場】

        “前頭灌漿期趕上高溫,著急!”輕捋稻穗,直到確認谷粒飽滿了,種糧大戶王建剛的臉上才轉憂為喜。

        湖南益陽,大通湖區宏碩生態農業農機合作社,王建剛守在水田邊,臉上的汗連珠落下,在稻稈上摔出水花。

        “王大哥,隔日就要收割,趁艷陽天趕快曬田,好下收割機。”一抬眼,湖南農業大學生物遺傳學博士后梁毅從試驗田忙完趕來。到跟前,兩個“莊稼人”攀談起來。

        “放心!早就跟著試驗田排了水。”王建剛踩踩變硬的泥巴,“梁老師,你說這頭一季,畝產有沒有1500斤?”

        一穗稻200至300顆稻粒,穎殼退化也不嚴重,結實率在80%左右……梁毅掂掂穗子的分量,對比實驗數據,“看這情勢,差不離。”

        一句話,讓王建剛有了底氣,“種再生稻,還得跟著你們專家!”

        去年,從合作社接過200多畝流轉田,那是種了幾十年水稻的王建剛第一次嘗試種再生稻。與雙季稻不同,再生稻是在頭季成熟收割后,利用科學的田間管理,促進稻樁腋芽萌發成穗,實現“一種兩收”,省去了晚稻所需的犁耕、育秧、插秧等多道工序,每畝地可節約成本約500元。

        但是,用什么品種?該如何栽培?起初王建剛心里完全沒底。

        為此,合作社與湖南農業大學對接。學校在大通湖區開辟試驗田,開展再生稻的品種鑒選、機械化種植、精量施肥、無人機植保等創新試驗。在吳俊、楊華、唐啟源等導師帶領下,梁毅和師弟師妹邊搞科研,邊將實踐檢驗過的優勢再生稻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向有經驗的農民推廣。

        這片60畝大的試驗田被劃分得整整齊齊,包含小區試驗、大田試驗等多種類型。有的品種早熟,有的晚熟;有的3月初就已播種,有的5月中旬才催芽……梁毅在吳俊的指導下培育出的一個新品種也在其中,它兼具更好稻瘟病抗性和優異再生能力。

        “我們每年至少篩選40個品種,在人工種植模式下進行再生稻品種適應性試驗。”梁毅介紹,從這些品種中挑選出表現優異的幾個,進入下一輪機械化種植收獲試驗,最終只有綜合表現最拔尖的兩三個品種,才能進入大田試驗推廣階段。

        正是經過這樣層層嚴選,王建剛等種糧大戶才敢放心跟進。

        “去年我種了4個品種,表現都很好,今年主打其中兩個。”王建剛信心滿滿,“明年要是有更好的,我還跟著專家換新品種。”

        一席話,是種田老把式對農業科技的信任。

        剝開稻稈外層,莖稈上已長出再生芽。梁毅一比畫,有些短,“王大哥,促芽肥施了嗎?”

        “不比試驗田能用人工,大田得用飛機施肥。今年頭季稻穗子長得太好,施肥時擔心倒伏,能不能收割后再補肥?”王建剛拋出疑問。

        試驗中沒遇到的新問題,讓梁毅驚喜,這正是把試驗田建到農民身邊的意義。“從雜交稻培育到再生稻選育,始終躬耕田畝”,梁毅時常想起袁隆平院士。

        在湖南農業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動下,再生稻種植在湖南年推廣面積已超400萬畝,越來越多種糧大戶從中受益。

        

        本期統籌:秦瑞杰

        版式設計:蔡華偉

        (相關短視頻請關注人民日報快手號)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4日 02 版)

      • 相關閱讀
      • 財政部曝光6起違法違規新增隱性債務典型案例

          本報北京8月3日電 (記者曲哲涵)近年來,財政部推進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加力支持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持續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但一些地區新增隱性債務、少報漏報隱性債務、不實化債等違法違規行為...

        時間:08-04
      • 汽車空氣懸架為何變常見(經濟新方位·身邊的創新)

          圖為孔輝科技生產的空氣懸架。  項 飛攝(人民視覺)">  圖為孔輝科技生產的空氣懸架。  項 飛攝(人民視覺)   最近,浙江杭州市民孫鵬打算換一輛國產新能源汽車,逛了一圈后發現,過去高端進口...

        時間:08-04
      • 財政部曝光6起違法違規新增隱性債務典型案例

          本報北京8月3日電 (記者曲哲涵)近年來,財政部推進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加力支持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持續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但一些地區新增隱性債務、少報漏報隱性債務、不實化債等違法違規行為...

        時間:08-04
      • 飲水思源 愛國榮校

          窗外夏木蔥蘢,室內思想激蕩,上海紫竹科技園黃大年茶思屋,上海交通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一場產教融合座談討論熱烈。  操作系統聯合培養實驗班的一名研究生舉手:“我想參與解決異構硬件適配...

        時間:08-04
      • 廣西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超140%

          本報南寧8月3日電 (記者張云河)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獲悉:2025年上半年,廣西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2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140%。其中,廣西對東盟國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占近70%。  今年以來...

        時間:08-04
      • 飲水思源 愛國榮校

          窗外夏木蔥蘢,室內思想激蕩,上海紫竹科技園黃大年茶思屋,上海交通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一場產教融合座談討論熱烈。  操作系統聯合培養實驗班的一名研究生舉手:“我想參與解決異構硬件適配...

        時間:08-04
      • 廣西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超140%

          本報南寧8月3日電 (記者張云河)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獲悉:2025年上半年,廣西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2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140%。其中,廣西對東盟國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占近70%。  今年以來...

        時間:08-04
      • 走近“看不見”的重離子世界(弘揚科學家精神·對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廣大科技工作者錨定“四個面向”,鉆研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為建設科技強國、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時間:08-04
      • 有人在農田旁傾倒不明污水(身邊事)

          江蘇張家港市錦豐鎮交通村在農田上曾建有一座碎石場,由于村民反映噪聲和灰塵污染很大,碎石場被關閉。多年來,這塊場地一直閑置,沒有復墾也沒有綠化。近來,我們發現經常有水泥攪拌車來傾倒污水(見圖...

        時間:08-04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网| 久久综合给合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777|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久久老色鬼天天综合网观看| 色综合天天色综合|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蜜桃|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WWW|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国产免费|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4438 |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麻豆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