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銀攝(人民視覺)
"> 甘肅省敦煌市今年對敦煌夜市進行了整體提升改造,給游客帶來了多元體驗,讓“夜經濟”持續升溫。圖為游客在敦煌夜市休閑游玩。
王斌銀攝(人民視覺)
新華社記者 ?唐斯琦攝
"> 在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的推動下,“中國購”成為入境游新趨勢。圖為近日,韓國游客在位于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的一家潮玩店里購物。
新華社記者 ?唐斯琦攝
“蘇超”帶動主場城市酒店預訂量大幅增長,“銀發列車”穿梭于大江南北,“以舊換新”熱度不減……今年以來,消費市場十分活躍。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24.5萬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消費“主引擎”提振發力,勢能更勁。
市場銷售環比逐季提升
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458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二季度增長5.4%,比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市場銷售環比逐季提升。
“今年消費市場的表現可圈可點。”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說。
服務消費市場穩中向好。上半年,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額0.2個百分點。隨著促進服務消費系列政策效應不斷釋放,高品質服務供給完善擴大,多樣化、個性化消費場景日益豐富,服務消費持續提質擴容。
縣鄉市場消費活力增強。上半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13050億元,同比增長5.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2409億元,增長4.9%。隨著縣域商業設施換新升級不斷推進,農村電商快速發展,縣鄉市場消費活力持續增強。上半年,包括鎮區和鄉村的縣鄉市場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38.9%,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
假日消費拉動作用明顯。上半年,“春節”“五一”“端午”期間外出人數創新高,相關的文體休閑、交通出行服務消費都保持兩位數增長。“中國游”“中國購”持續升溫,尤其是免簽“朋友圈”擴大以后,來中國旅游的游客更多,也帶動了國內消費。“五一”“端午”假期,適用免簽政策入境的外國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2.7%、59.4%。
升級類消費需求不斷釋放
汽車、家電、數碼產品、家居消費品……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旺了市場,也進一步呈現出消費向新的態勢。
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各地擴大補貼范圍、簡化流程、優化服務,扎實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實施,效果不斷顯現。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0.7%、25.4%、24.1%、22.9%。汽車銷售明顯改善。據汽車流通協會統計,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零售量突破500萬輛,增長33.3%。
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居民品質化生活需求上升,升級類商品銷售和服務消費較快增長。上半年,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1.3%、22.2%,增速分別快于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5個、15.9個百分點。旅游咨詢租賃服務類、文體休閑服務類零售額增勢較好。交通出行服務類、通訊信息服務類零售額持續兩位數增長。
網上零售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6個百分點。各類商貿企業積極觸網轉型、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網絡消費占比持續提高。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9%,占比較一季度提升0.9個百分點。
此外,新的消費模式和業態層出不窮,悅己消費、情緒消費,還有一些新的個性化、多元化消費都方興未艾。“從這些特點我們能感受到,上半年中國消費市場在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帶動下趨于活躍,發展態勢向好。”盛來運說。
未來消費成長性非常好
下半年消費態勢能持續嗎?“消費發展是有支撐的。”盛來運表示。
看政策,消費政策還會繼續加力。有關方面對外宣布,下半年消費補貼政策已經在陸續出臺,各地也會繼續出臺相關措施促消費。例如,北京出臺擴大時尚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上海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廣東廣州落地實施“首發經濟16條”……多地正順應多元化、個性化消費需求,加快培育市場新動能。
看市場,一方面,我們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人均GDP連續兩年穩定在1.3萬美元以上。“文化旅游、醫療健康、養老消費空間廣闊,我們國家有14億多人口,市場規模優勢非常明顯。”盛來運說。
另一方面,現在城鄉差距還比較大,我們的消費水平尤其是人均水平,跟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而差距就是成長的空間。“中國未來的消費成長性非常好,市場空間非常廣闊。所以對下半年的消費,我們仍然充滿樂觀預期。”盛來運說。
當然,消費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據介紹,在這些方面,中央政策以及相關部門出臺的措施都在繼續推進,各地要進一步落實好中央擴內需政策要求,按照消費提升行動方案部署,進一步穩就業、促增收,改善消費環境,增加優質消費供給,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