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7月22日電(記者吳宇、陳杰)記者從上海海關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實現進出口8.16萬億元,同比增長5.4%,占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的37.4%,比重較去年提升0.9個百分點,展現出長三角外貿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合肥五大直屬海關,分別會同地方政府建立了進出境特殊物品聯合監管機制,有效簡化特殊物品進出境審批流程;探索高風險特殊物品跨區域聯合監管,便利企業跨關區開展藥品研發生產活動;將供應鏈安全評估模式推廣至長三角全域,上半年共為長三角10萬余票供應鏈貨物減少布控查驗量,惠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
為促進區域物流鏈循環暢通,上海海關牽頭將海運領域的“聯動接卸”模式推廣至江蘇南通通海港和啟東呂四港,實現“水水直聯、多港互動、內河承接、洋山裝卸”,不斷拓寬長三角企業的出海通道。目前,“聯動接卸”模式已覆蓋長三角14個港口,上海口岸的樞紐和輻射功能得到進一步拓展。
此外,今年以來,上海海關牽頭制定了《長三角海關跨關區通關業務聯系配合辦法》,建立300余人的聯絡員隊伍,暢通申報地與查驗地海關、口岸與屬地海關的聯系溝通渠道,提高疑難問題處置效能。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內的滬蘇浙三地海關加強通關協作,建立企業信用培育協作機制,首次開展跨關區的“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培育認證試點,進一步釋放AEO制度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