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已經講了四講,這四講在歷史、學理、法理、常識上的錯謬比比皆是,徒增笑柄和罪證。賴清德以一場又一場拙劣表演,讓臺灣民眾徹底看清其“臺獨”本性的頑固、“臺獨”嘴臉的丑陋、“臺獨”分裂行徑的毫無底線。
歷史經緯豈容隨意涂抹。搬出“長毛象化石”企圖證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有獨立生態系”,卻不知臺灣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寒帶動物長毛象只能從大陸遷徙過去,反而證明大陸與臺灣聯系緊密;大談“大坌坑文化”“南島語族”等妄圖證明臺灣“自古獨立”,卻對這些文化和族群均源于大陸東南沿海的考古證據視若無睹;妄稱中國大陸到17世紀才與臺灣產生聯系,《馬關條約》后和臺灣就沒關系了,卻對中國人民自古開發臺灣,宋元以后中國歷代中央政府開始在澎湖、臺灣設治并實施行政管轄的歷史記載絕口不談;單講臺灣人民抗日故事,卻對兩岸軍民勠力同心、付出巨大犧牲打敗外族侵略的動人事跡只字不提……即便不用歷史專業知識,僅憑常識和邏輯,也容易發現其中充斥謬誤和詭辯。賴清德費盡心機為“臺獨”東拼西湊的所謂“歷史”,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一戳就破、一碰即碎。
賴清德狡詐、惑亂之處,在于看似列舉史實,實則刻意裁剪、生拼硬湊,強行編織與歷史真相完全背離的結論,并妄圖以此欺罔視聽、愚弄民眾。在賴清德手中,歷史成了可以任意揉捏的“橡皮泥”。用口水進行粘連并歪曲解讀,把黑的說成白的、把白的說成黑的,賴清德捏造出來的“歷史”是哪門子歷史,所謂“臺獨史觀”又是什么貨色,世人看得很清楚。
造假分子當然知道自己是在造假,賴清德當然也知道自己在胡說八道。虛構“臺獨史觀”,涂抹“臺獨”分裂行徑,賴清德就是為了蒙蔽臺灣民眾、荼毒臺灣青年,挑起兩岸對立、制造同胞隔閡,服務于自己“抗中謀獨”的政治議程和政治私利。賴清德所作所為,絕非“求同存異要團結”,而正是通過“臺獨”洗腦、黨同伐異,赤裸裸地構筑并踐行其“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獨裁專制路線,這些在賴清德第二講的“雜質說”和第三講“民主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等謬論中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只要是不支持他的民眾,就是“雜質”,必須被“淬煉”、被“打掉”;只要不符合他的心意,沒有迎合“臺獨”、不夠“綠”,即便是多數,也不算民主。如此荒唐的觀點,如此混亂的邏輯,和真正的“歷史”“團結”“民主”哪有半點關系?口稱“團結”、大搞“分裂”,人前宣揚“民主”、背后發動“清洗”,用歷史謊言掩蓋政治歹心,“團結十講”的“臺獨”新衣恰恰完全暴露了賴清德無恥歹毒。
“團結四講”下來,賴清德儼然成了過街老鼠。不僅島內在野力量被激怒,民眾感到被愚弄,連其陣營內部成員也大呼賴清德犯下“嚴重戰略錯誤”“聽不下去了”,臺灣社會各界均予以強烈質疑和反對。一方面陰謀破產,一方面騎虎難下,進退維谷的賴清德于是一再調整、有意拖延剩余幾講的時間和進程。他自己也很清楚,繼續講下去,講得越多,其“臺獨”謬論的荒誕性、“臺獨”本性的邪惡性就會暴露得越徹底,“臺獨”分裂勢力的陰謀詭計就會進一步加速崩塌。實則,不管賴清德繼續講與不講,他的狂妄無知、霸道專橫、陰險歹毒都已通過前面四講暴露無遺,他再怎么逃避或再怎么辯駁,都改變不了島內民眾的清醒認知,更改變不了臺灣真正的歷史經緯和事實真相。
在其混亂的邏輯中,有一條倒是沒有變過的,那就是面對政局困境、治理無能、內部分裂,賴清德企圖通過挑起兩岸對立來轉嫁內部矛盾、鞏固自身權力、行銷“綠色恐怖”,不惜將臺灣置于更大風險和不確定性當中——這是把臺灣前途命運作為政治籌碼進行豪賭的卑劣行徑。賴清德等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正是島內禍亂、民主混亂、發展錯亂的病根病灶。無論對臺灣一域還是整個中華民族來說,賴清德才是真正的“雜質”,不打掉這樣的“雜質”,臺灣就不會有美好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