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碳”路向未來——我國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2025-06-26 00:08:53

      來源:新華社

        “碳路先鋒、綠動未來”——6月25日,2025年“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充分展現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顯著成效和生動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色轉型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今年是《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也是我國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5周年。從綠色低碳出行到生活垃圾減量,從“綠”電點亮生活到開發節能建筑……中國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實踐書寫綠色低碳發展的新答卷。

        充滿“綠意”的數據,印證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新成效

        湖州的一支翠竹借助“竹林碳匯”項目“點綠成金”、臺州的海洋塑料垃圾“變身”高端商品、每天數十萬人搭乘杭州地鐵2號線這條“零碳線路”……在浙江,這樣的綠色低碳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成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一個縮影。

        2025年6月25日,2025年“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這是活動現場展示的情景劇《在浙江綠色低碳的一天》。新華社記者 紀航 攝

        “我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主場活動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表示。

        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構建完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推動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采取一系列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取得積極進展。

        一組充滿“綠意”的數據,印證著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新成效:

        能源更加清潔高效——2024年,全國能耗強度同比降低3.8%,“十四五”前四年累計降低11.6%。截至2025年4月底,我國的風電光伏發電裝機突破15億千瓦,清潔能源占比快速提升。風電光伏裝機超過火電將成為常態。

        2025年3月16日在海南博鰲零碳示范區拍攝的建有光伏發電設備的停車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大地有更多綠色——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超過25%,森林蓄積量超200億立方米。據測算,我國林草年碳匯量超過1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居世界首位,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壓艙石”。

        碳市場持續推進——2025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完成擴圍,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并實現上線交易。截至6月24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累計成交量6.64億噸,核證自愿減排量累計成交215萬噸,全球最大的碳市場建設持續取得新進展。

        “2024年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份,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高約1.55℃,首次超過1.5℃溫升紅線。”25日發布的《中國適應氣候變化進展報告(2024)》警示人們,當地球家園持續“高燒”,適應氣候變化已成為一道必答題。

        優化農業氣候資源利用格局、全面開展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行動、建設氣候適應型城市、提升信息通信系統防災減災能力……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持續向縱深推進。

        綠色低碳轉型,澎湃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印染一件普通的短袖上衣至少需要多少水?答案是50斤。但在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染色不用水就能完成。

        “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以二氧化碳為染色介質,整個染色過程脫離了水和化學助劑的使用,真正實現了無污水排放。”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剛介紹,這項技術每年可節約10萬噸水。

        2025年6月20日,在青島市即墨區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生產線上,工人將一批待染的聚酯纖維筒子紗裝入染缸。新華社發(梁孝鵬攝)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工業生產中,綠色低碳技術改變著傳統生產方式。在江蘇,常州市新北區打造的一座“會呼吸、能思考”的綠色低碳智慧園區,建設“AI+區塊鏈”賦能的智慧綜管系統,集成中水回用、光伏發電、儲能、余熱利用、先進減排等技術,推動園區單位產值碳排放下降近六成。

        能源領域里,清潔能源發展持續提速。在廣西,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堅持逐“綠”向“新”,保障能源供應,使得新能源成為廣西的第一大電源,通過開展綠電置換,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將煤電利用小時數大幅度降低,有效減少碳排放。

        在交通領域,新能源技術讓車船更環保。山東港口青島港研發的氫電拖輪——“氫電拖1”輪集尖端科技與卓越性能于一身,投產后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余噸,將大幅降低港口作業的碳排放,推動港口向著綠色、智能方向邁進。

        2025年6月23日,2025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在山東青島啟動,人們在節能降碳展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在社區,綠色節能建筑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在浙江,杭州市錢江新城中央商務區探索低碳樓宇,地下車庫實現感應智能照明,屋頂的光伏和雨水回收系統降低用能和碳排放……

        綠色低碳轉型,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灌溉”。據郵儲銀行青島分行介紹,他們重點關注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企業發放綠色貸款。截至今年5月末,綠色貸款余額超113億元,較2024年末凈增近6.4億元,有力支持了節能增效工作。

        當前,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綠色低碳轉型中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將帶來巨大的發展新機遇、新空間,生態“含綠量”必會提升發展“含金量”。

        綠色風尚引領,共建清潔美麗家園

        盛夏時節,各大電商平臺上,有“一級能效”標識的空調、冰箱等產品,受到消費者歡迎。

        今年是我國能效標識制度實施20周年。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目前這一制度已覆蓋45類產品,參與企業超過2.6萬家,備案產品型號超過400萬個。我國能效標識已成為國際上實施范圍最廣、涉及市場規模最大、節能效果最好的產品標識制度之一。

        綠色低碳理念不僅貫穿于經濟全領域、生產全過程,也融入到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如今,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正成為全民新風尚。

        在浙江臺州大陳島,居民從海灘上撿拾塑料瓶和破損漁網,送到島上名為“小藍之家”的回收點。有的居民靠回收海洋塑料垃圾,每月可增加1000多元收入。這些廢舊塑料經過處理后,被做成汽車配件、行李箱、手機殼等發往全球各地。

        2023年10月17日,工作人員在浙江臺州的海邊收集廢棄塑料瓶。新華社記者 林光耀 攝

        在青島市嶗山區國際名都小區一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居民黃建華說:“我們家每天平均會用兩三個垃圾袋,分別裝不同的垃圾。大家從‘不愿分不會分’變為‘主動分積極分’,小區的環境越來越好。”

        2025年6月4日,在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浮山路街道旭東社區,宣講員為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新華社記者 張鷹 攝

        在家實行垃圾分類、出行乘坐公共交通、購物使用自備布袋……越來越多的人堅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傳播、踐行綠色低碳理念。

        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綠色低碳發展是必由之路,國內環境資源壓力日益增大,全球氣候生態危機不斷加劇,生態保護刻不容緩。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至關重要。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面向未來,將低碳理念更深地融入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將綠色行動更實地轉化為日常的點滴習慣,必將匯聚起建設美麗中國的磅礴力量。

        文字記者:吳書光、王凱、高敬、紀航

        海報設計:代云鶴

        統籌:王乃水、陳海通、王文源

      • 相關閱讀
      • 水更清、灘更凈、灣更美——我國多措并舉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 題:水更清、灘更凈、灣更美——我國多措并舉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  新華社記者高敬  2024年,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3.7%,較2020年提高6.3個百分點,2025年春季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

        時間:06-25
      • 新華時評丨牢固樹立大土地觀

        &emsp;&emsp;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 題:牢固樹立大土地觀&emsp;&emsp;新華社記者王立彬&emsp;&emsp;今年6月25日是第35個全國土地日,這是屬于耕地、林地、草地、濕地、沙地等的共同節日。大地以各種方式滋養著萬物。我們...

        時間:06-25
      • 把文旅熱度轉化成文化溫度——五位基層文旅工作者講述奮斗故事

        &emsp;&emsp;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 題:把文旅熱度轉化成文化溫度——五位基層文旅工作者講述奮斗故事&emsp;&emsp;新華社記者周瑋&emsp;&emsp;近年來,“觀演熱”“非遺熱”“旅游熱”“文博熱”層出不窮,文化和旅游與老百...

        時間:06-25
      • “強裝杯”部隊裝備管理運用創新大賽舉行

        &emsp;&emsp;新華社廣州6月25日電(潘禹杰、楊欣)“強裝杯”部隊裝備管理運用創新大賽近日在海軍某基地舉行,來自各軍兵種和武警部隊的473項裝備“小革新、小發明、小創造”成果入圍參賽。&emsp;&emsp;大賽由軍委裝備發展...

        時間:06-25
      • 海報丨繽紛夏日 荷韻雅芳

        新華社發 鄭悅 李宗憲 編制新華社發 鄭悅 徐澤源 編制新華社發 鄭悅 徐速繪 編制新華社發 鄭悅 翁忻旸 編制新華社發 鄭悅 張建松 編制新華社發 鄭悅 鄧良奎 編制 ...

        時間:06-25
      • 記者直擊:貴州榕江災后重建一線

          受持續強降雨及上游來水疊加影響,6月24日,貴州省榕江縣遭遇特大洪水,災情嚴峻。25日,隨著洪水逐漸退去,記者在現場看到,縣城街道泥濘不堪,全縣干部群眾以及外地救援力量正在做好災后清淤工作,盡快恢復當地正常生產生活。...

        時間:06-25
      • 廣西三江遭遇洪水 各方全力救援

        &emsp;&emsp;6月24日,受持續強降雨及上游泄洪疊加影響,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都柳江水位持續攀升,達到歷史高位。梅林鄉、富祿鄉等沿江區域遭遇險情,多處低洼村莊路段被洪水淹沒。武警、消防等部門迅速行動,對受困群眾展開救...

        時間:06-25
      • 孟慶旸:中國民族舞蹈源遠流長,讓古畫借助舞蹈活起來

        &emsp;&emsp;6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文化和旅游部推薦的基層代表圍繞“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豐富人民美好生活”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舞蹈演...

        時間:06-25
      • 打通信息“生命線” 我國應急救災無人機實現“災情”偵察實時回傳

        &emsp;&emsp;記者6月25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日前在模擬演習中完成單次飛行橫跨東北三省,在4200米高空成功打通信息“生命線”,實現實時回傳“災情”偵察畫面。&emsp;&emsp;圖為翼龍...

        時間:06-25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丁香五月网久久综合|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 久久综合日本熟妇| 色综合久久一本首久久|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狠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络|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网天天做天天受|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精品|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鬼色|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99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