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東西問丨肖小勇:為何說喀什莫爾寺遺址是佛教“東傳”“西漸”見證?

      2024-10-21 22:10: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烏魯木齊10月21日電 題:為何說喀什莫爾寺遺址是佛教“東傳”“西漸”見證?

        ——專訪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莫爾寺遺址考古發掘隊領隊肖小勇

        作者 茍繼鵬

        新疆喀什市城區外的荒漠中,矗立著一高一矮、一圓一方兩個“土墩子”(兩塔)——這便是赫赫有名的喀什莫爾寺遺址所在地,系目前新疆發現最早的佛教遺址之一。

        考古發掘表明,該遺址興建于公元3世紀,到10世紀后逐漸廢棄。其建筑不僅有印度佛教“東傳”的風格,也有中原佛教“西漸”的痕跡。莫爾寺遺址與佛教進入中國有何淵源?近期,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莫爾寺遺址考古發掘隊領隊肖小勇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莫爾寺遺址矗立的“一圓一方”兩座佛塔。受訪者供圖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莫爾寺遺址是一處怎樣的歷史遺跡?近年來的考古發掘有何重要收獲?

        肖小勇:該遺址地處新疆喀什市中心東北約33公里處,位于天山支脈古瑪塔格山東南部的一處洪積臺地上。臺地長約300米、最寬處約170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其西側為陡崖,下方是一望無際的洪積平原,一條河從南面不遠處流過。如今,臺地頂部及邊緣受風雨侵蝕嚴重,除已風化的兩塔外,其余建筑不復存在,地表僅能見到數處殘墻痕跡和零星散布的陶片。

        2019年至2023年,經中國國家文物局批準,中央民族大學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對莫爾寺遺址進行主動發掘,取得了重要成果。

        2019年到2022年,清理出土大規模佛寺遺址建筑群和數以萬計的石膏佛像殘片,還采集上百份動植物標本、測年標本,因而對莫爾寺遺址的總體布局、基本結構和歷史演變有了一定認識。主要遺跡據其形制、內部設施和出土遺物推斷,可分為塔基、僧舍、佛殿、伙房等類型。出土遺物中,數量最多的是大大小小的石膏佛像殘片,也有陶、銅、石、木、骨等質地的各類器物。

        2023年6月2日至10月1日,考古工作者歷時121天完成田野發掘工作,這一階段發掘出土的遺物尤為豐富,含陶片等各種殘片共7000余件,小件103件,并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

      莫爾寺遺址中出土的石膏佛像殘片。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莫爾寺遺址是目前新疆發現最早的佛教遺址之一,其在歷史上經歷了怎樣的興衰?如何見證佛教“東傳”與“西漸”?

        肖小勇:從莫爾寺遺址目前留存的兩座佛塔來看,一座圓形,一座方形,佛塔的形制體現了犍陀羅風格的影響,但其使用土坯砌筑,三層方形基座之上還有一層圓形基座,基座上不施雕像,佛塔表面則粉刷白石灰,應該是結合了本地的條件。我們還發掘出大規模寺院建筑群,利用多種方法初步梳理出莫爾寺時空發展的脈絡,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且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特征。

        第一階段,至遲約公元3世紀中葉,已修建具有印度、中亞風格的覆缽式舍利塔和僅見于喀什本地的獨棟式多室僧房,反映出印度佛教“東傳”的歷史。這座覆缽式佛塔就是第一階段的標志性遺存。

        第二階段,約公元4世紀至6世紀,增建了塔里木盆地流行的“回”字形佛殿,可能還包括廚房等建筑,它們與覆缽式佛塔一起構建出中心廣場。方形大塔可能修建于這一階段,但因其獨立于外且無連續地層,不排除更早或更晚的可能。此階段,當地民眾的佛教信仰從以舍利塔崇拜為中心向以佛像崇拜為中心轉變,這一時期的佛像有犍陀羅佛像的影響,但也發現一件木質的六趾腳,根據文獻記載,古疏勒王室成員有六指、六趾的特征。

        第三階段,自公元7世紀始,莫爾寺規模達到頂峰。前期的多數建筑仍在長期沿用或進行改擴建,并在方形大塔南面,緊靠獨棟式僧房的東墻新建了大佛殿。

        大佛殿結構獨特,規模宏大,平面呈長方形,由中室和兩端各兩個廂房構成,且面朝東北,其平面布局初步判斷可能受到中原建筑樣式的影響。在大佛殿中,供奉著兩倍于真人大小的大型佛像,雖然其波形卷發仍為犍陀羅特征,但整個面容豐滿圓潤,具有唐代風格。這些應是受中原佛教“西漸”影響的佐證。

        另外,出土文物中還發現大量圓形方孔銅錢,包括五銖、開元通寶,還有中原式的木梳木篦等,體現中原文化當時已融入寺院的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中。

      新疆喀什莫爾寺遺址。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莫爾寺遺址所在地喀什,是佛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地區之一,也是古代西域佛教中心之一。其對于佛教傳入中國有何特別意義?

        肖小勇:喀什古稱疏勒,位于絲綢之路南、北兩道交匯處,地理上與犍陀羅相近,疏勒因而成為佛教“東傳”必經之地。漢唐時期,疏勒佛教興盛。唐代玄奘經過時,此地有大小寺廟數百所,僧徒萬余人,是當時西域主要佛教中心之一。可以說,在公元10世紀前,佛教是喀什地區流行的主要宗教,此時期的疏勒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考古發現表明,佛教傳入新疆后,很快在喀什地區形成一個佛教文化傳播中心,并影響到龜茲(今新疆庫車)及更遠的地方,逐步成為疏勒、龜茲等西域早期綠洲城邦的主流宗教文化形式。由此開始,佛教繼續向河西走廊、中原等地進而傳播,并逐漸與中國傳統文化形成交融互動的雙向格局,相互影響。

        中新社記者:新疆自古以來多種宗教并存,多元文化薈萃。為什么說喀什莫爾寺遺址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并蓄的有力見證?

        肖小勇:莫爾寺遺址考古發掘,是絲綢之路佛教考古的一次重要發現,為研究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佛教傳播和佛教寺院變遷、佛教造像藝術演變、漢唐時新疆特別是喀什地區的佛教信仰及寺院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材料。同時,莫爾寺遺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原文化對新疆地區的影響。對該遺址的考古發掘,也為中原和西域往來交流及中央政權對西域的有效管轄提供更多新的實證。

        佛教傳入后,新疆地區又經歷伊斯蘭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傳入,多種宗教文化在新疆大地都曾留下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莫爾寺遺址的考古成果,揭示佛教在古代新疆地區傳播和盛行的過程,實證新疆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薈萃、多種宗教并存之地的史實,體現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并蓄的特征。(完)

        受訪者簡介:

      肖小勇 受訪者供圖

        肖小勇,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唐考古、新疆考古、中西文化交流考古和巖畫研究。現主持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新疆重點項目莫爾寺遺址發掘,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規劃重點項目和多項校級及橫向項目。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北城村——冀中平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具茨山巖畫調查報告》《西域考古研究——游牧與定居》等著作6部,《西域考古圖記》《穿越時光的符號:中亞巖畫的解讀》等譯著。

      • 相關閱讀
      • 中國成功發射天平三號衛星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電 (記者 馬帥莎)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北京時間10月22日8時10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平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時間:10-22
      • 第十屆中德農業周在江蘇鹽城舉行

          中新網鹽城10月22日電(谷華 顧名篩)10月21日至23日,以“中德農業合作十年 共筑可持續未來”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德農業周在江蘇鹽城舉行,專家、學者、商協會、企業家等圍繞農業可持續發展開展多方位多層次交流。 ...

        時間:10-22
      • 應急管理部:今年秋季我國氣溫總體偏高 秋冬季防滅火形勢復雜嚴峻

          中新網10月22日電 在應急管理部10月22日舉行的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急管理部監測防火司司長楊旭東介紹,據國家森防指辦公室秋冬季森林草原火險形勢預測,今年秋季我國氣溫總體偏高,降水“華北華南多,華中西...

        時間:10-22
      • 2024-2025年度全國冬春救助工作已全面啟動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應急管理部10月22日舉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前三季度全國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介紹近期重點工作情況。應急管理部救災司司長陳勝在會上介紹,今年以來,自然災害多發,影響范圍廣、對人...

        時間:10-22
      • 應急管理部:前三季度安全生產明查暗訪工作發現重大事故隱患256項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應急管理部10月22日舉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前三季度全國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介紹近期重點工作情況。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監察專員邊衛華介紹,今年以來,22個國務院安委會綜合檢查組,...

        時間:10-22
      • 應急管理部:全力確保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堅決防止因災致貧返貧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應急管理部10月22日舉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前三季度全國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介紹近期重點工作情況。應急管理部救災司司長陳勝在會上指出,災區恢復重建任務艱巨繁重,應急管理部將會...

        時間:10-22
      • 應急管理部:前三季度各種自然災害造成全國8402.7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

          中新網10月22日電 在應急管理部10月22日舉行的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介紹,近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會同有關成員單位,對前三季度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

        時間:10-22
      • 一條“登高路”,見證延安老村“蝶變”

          中新網延安10月22日電(劉越)在延安市寶塔區南市街道的高家原則村里,有條“登高路”。  這條路,曾令當地村民發愁:土路狹小而泥濘,送孩子上學的家長難出去,接新娘的車進不來;這條路,曾令外來游客望而生畏...

        時間:10-22
      • 應急管理部:前三季度全國安全事故總量持續下降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應急管理部10月22日舉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前三季度全國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形勢,介紹近期重點工作情況。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在會上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安全生...

        時間:10-22
      • 廣東兩名干部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中新網廣州10月22日電 (記者 程景偉)據廣東省紀委監委“南粵清風網”22日消息,廣東省委第五巡視組原副組長劉少榮,華南農業大學黨委原副書記、紀委原書記陳少雄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日前,經廣東...

        時間:10-2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络|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小说区 图片区色 综合区|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激情综合丝袜美女一区二区|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0|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吗综合|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0|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一本综合久久国产二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小说|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