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2日電 題:郁建興引經據典談縣域治理:各美其美 天下大同
作者 趙曄嬌 童笑雨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1月2日,談及如何理解“社會治理”一詞時,浙江大學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郁建興對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的這句名言頗為推崇。他說,“這是社會治理的過程,也是目標”。
日前,由浙江大學社會治理研究院主辦的2020中國社會治理百強縣(市)區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郁建興是該項目的負責人。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社會治理領域的主要目標是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何為社會治理?郁建興說,社會治理不能等同于治理社會,社會治理還包括政社共治,以及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社會自主治理。
他說,在人類思想史上,黑格爾第一個區分了國家與社會,國家與社會二分是現代社會的標志。
在郁建興看來,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是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社會發育成長的體現。
因為“脫胎”于社會,郁建興說,各地的社會治理都與當地的自然稟賦相關聯。“它不是在空中誕生的,每個縣都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費孝通先生所言的‘各美其美’。”
他曾在浙江桐鄉深度參與推動和創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實踐。他說,2013年桐鄉發生勞資糾紛101起,分管領導大部分精力都牽扯在調解糾紛上。實行“三治融合”后,99%以上勞資糾紛在行業協會內部就地化解。這就是充分發揮了社會自治的作用。
雖然各地都可能有好實踐、好經驗,但郁建興表示,基層社會治理的載體不能照搬照抄,也不宜自上而下設計。“基層社會治理的載體具有特殊性,好的載體能夠與特定基層社會的情況相適應,向外推廣學習的應該是其創新的過程和精神。”
除了社會自身的力量,郁建興表示,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還有一個要點不容忽視,那便是治理的學習能力。
“在此前發布的百強縣(市)區榜單中,長三角和珠三角是兩大高地。可以發現在空間分布上,呈放射狀,說明周邊縣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他說,周邊縣若能汲取別人的創新經驗,并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形,都屬于社會治理能力。
這也是郁建興眼中“美人之美”的含義。他說,唯有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才能進一步推進“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更多時候提到社會治理時,他還會引用《桃花源記》中這兩句: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這也算是一個小目標。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充滿活力、老百姓安居樂業,擁有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郁建興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