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正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這一“無照駕駛”行為。中國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12月31日答記者問時透露,2018年以來,全國共打擊處置非法集資案件1.5萬余起,涉案金額1.1萬億元人民幣。
該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互聯網成為非法集資滋生蔓延的重點領域,各種打著金融科技、金融創新旗號的非法集資不時冒頭,欺騙性和隱蔽性更強,風險擴散速度更快、危害更大。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統一部署,各地、各有關部門主動出擊、堅決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例如,法律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20年12月21日,《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草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條例》作為第一部專門規范非法集資防范和處置工作的行政法規,對于將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尤其是賦權地方政府、強化行政處置、形成工作合力意義重大。
各地果斷查處了“團貸網”“善林金融”“信和系”“溫商貸”等重大網絡非法集資案件。一些積累多年的隱患得到穩妥化解,一批久拖未決的案件得以有序處置。官方編制發布《全國非法集資監測預警體系建設規劃(2020-2022年)》,建成全國非法集資監測預警平臺,清理違規廣告資訊信息266萬余條,線上線下、聯防聯控的“天羅地網”初步成形。
負責人說,經過集中整治,打非處非工作贏得戰略主動,非法集資風險總體可控,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下一步要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嚴厲打擊各類“無照駕駛”行為;強化科技賦能,加快搭建全國監測預警“一張網”;推動形成全社會、全行業、全生態鏈防控治理長效機制,加快消化存量,堅決遏制增量,有效管控變量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