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電 題:致我們共同走過的2020年
中新社記者 王祖敏
12月31日。2020年的最后一天。
截至北京時間31日凌晨,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8000萬例,死亡病例逾180萬例。在新冠病毒面前,人類如此脆弱,這一年不同國家和地區數度按下“暫停鍵”。
在和平年代里,恐還沒有哪個年份讓人如此急于擺脫,也沒有哪個年份會給人留下如此多的深刻記憶——疫情改變著世界,也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傳統習慣,甚至思維理念。
但籠罩在疫情下的2020年,也是中國人值得銘記的一年。
最早遭受疫情這一重大危機沖擊與考驗的中國,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在常態化防控局面下,構筑起聯防聯控的堅固防線。
疫情的陰霾未能阻擋中國邁向全面小康的步伐。2020年底,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中國奇跡。
這一年的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累計同比增長0.7%,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增長0.6%……
人心所向,“民”“脫貧攻堅”當選為2020中國國內年度字詞。
這一年,我們一起牽掛并熬夜守候著最為遙遠的“游子”歸家。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約1731克“月壤”著陸,首次實現了中國地外天體采樣返回,成為人類探月歷史60年來由中國人書寫的又一壯舉;我們在來自馬里亞納海溝的直播中,見證了“奮斗者”號成功在地球“第四級”完成萬米深潛,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2020年,被認為是“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出臺,將于2021年1月1日起實施,這也是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同時一系列新法新規“落地”,中國在這一年開啟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篇章。
截至10月15日零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以近20億美元的成績超越北美,歷史上首次占據全球首位。6月20日CBA聯賽在青島和東莞開啟復賽,7月25日中超聯賽在大連和蘇州開賽,為國際體壇賽事的重啟提供借鑒。
國慶中秋假期,不少國家和地區仍處于疫情的封控中,中國各大旅游景點人山人海,城區及部分道路交通堵塞,但陷入擁堵中的人們將牢騷說成“段子”,于“吐槽”中透出自豪和喜悅。
……
為擺脫疫情而急欲“逃離”的2020年,同樣是值得“感謝”的一年。
在抗擊疫情、發展經濟和脫貧攻堅戰場,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疫情肆虐下的“命運共同體”,也讓每個人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社會屬性和責任,學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與社會的水乳交融;在向新冠病毒宣戰的慘烈過程中,“愛”的光芒愈發明亮,“助”的力量溫暖而強大。
“防護服”“使用公筷、拒絕野味”“開窗通風”“逆行、一米線”等成為這一年“衣食住行”的“新解”。我們在逐漸改變自己一些習慣的同時,給世界留下的是愛和尊重。
——這場突如其來且持續至今的疫情,以及疫情下種種異乎尋常、甚至不同凡響的經歷,促使了每個人乃至一個國家的成長。
從疫情初期的恐懼,到戰疫的從容與自信;從暫停鍵下的憂慮,到分享復蘇的喜悅;從處于隔離和封閉狀態下的無助,到深刻感受到眾志成城的依靠……2020年,我們共同走過。
在這段由365個日子鋪墊出的旅程上,你我留下的足跡,正在通往充滿希望的2021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