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昌12月31日電 三峽集團流域樞紐管理中心31日通報2020年三峽工程運行情況,通報稱工程運行良好,防洪、航運、發電和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發揮顯著。
據通報,2020年消落期,三峽水庫累計為下游補水164天,補水總量229.24億立方米。5月下旬,三峽水庫實施生態調度試驗,調度期間江津、宜都斷面魚類產卵總規模達5.3億顆,生態調度效果顯著。
2020年汛期,長江流域梯級水庫以三峽水庫為核心實施聯合調度,成功應對5次編號大洪水,發揮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其中三峽水庫累計攔蓄洪量305億立方米,破歷史紀錄,最大降低下游江段水位4米,平均縮短下游河段主要控制站水位超警戒13.4天,避免了荊江分洪區的啟用,使荊江分洪區內60萬人口避免轉移,49.3萬畝耕地避免被淹沒。

汛末,三峽水庫防洪與后期蓄水有序銜接,連續十一年實現滿蓄目標。11月1日,三峽工程順利通過整體竣工驗收,進入正常運行階段。
通航方面,三峽船閘2020年安全運行9798閘次,通過各類船舶39446艘次,過閘貨運量1.37億噸,主要設備完好率100%;三峽升船機累計安全運行2318廂次,通過旅客30849人次,船舶1579艘次,過機貨運量76.09萬噸。
通報還稱,2020年庫區各監測斷面的水質以Ⅱ~Ⅲ類為主,水質總體良好。壩前累計清理漂浮物37.7萬立方米,并全部打撈上岸進行無害化處理。壩區的地震活動水平整體不高,庫岸整體保持安全穩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