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29日在北京表示,“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斗,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數據顯示,與2015年相比,2019年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或好于III類水體比例上升8.9個百分點,達到74.9%,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6.3個百分點,達到3.4%;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濃度下降23.1%;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累計下降22.5%、16.3%、11.5%、11.9%,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降低18.2%。

2020年以來,中國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改善勢頭。1月至11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9%,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34微克,同比下降10.5%;地表水環境質量達到或好于III類水體比例為82%,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劣Ⅴ類水體比例為0.7%,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徐必久強調,總體來看,“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斗,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民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中國對外承諾的碳排放強度2020年目標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如期高質量實現。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國藍天保衛戰成效持續顯現。全面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緊盯重點區域、重點污染物、重點時段和重點領域,實施秋冬季PM2.5防治攻堅和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堅。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實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全覆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