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成果評價意見出臺

  “十不得”能否根治“唯論文”痼疾

  作者:本報記者 晉浩天 唐芊爾 楊 颯

  論文對高校教師有多重要?尤其對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者來說,職稱">

<center id="8s93p"></center>
    1. <span id="8s93p"><noframes id="8s93p"><span id="8s93p"></span>
    2. <bdo id="8s93p"><meter id="8s93p"></meter></bdo>
      <label id="8s93p"></label>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唯論文”是高校評價體系的痼疾 “十不得”能否根治?

      2020-12-17 06:54:32

      來源:光明日報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成果評價意見出臺

        “十不得”能否根治“唯論文”痼疾

        作者:本報記者 晉浩天 唐芊爾 楊 颯

        論文對高校教師有多重要?尤其對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者來說,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等都離不開論文這桿秤。但當“論文”前加上一個“唯”字,就讓學術研究籠罩上功利化的陰霾。

        長期以來,“唯論文”是高校評價體系中揮之不去的痼疾。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十不得”,旨在打破“唯論文”的不良導向。

        “十不得”甫一發布,就引發了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十不得”能否真正根治“唯論文”痼疾?本報記者邀請青年教師、研究生與專家學者展開對話。

        建立論文質量中長期評價機制

        文件: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范丹提問: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在學術研究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以刊評文”等亂象,為什么?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吳合文:此前,很多高校依據各類科學論文索引,進一步將論文分為三六九等,作為績效獎勵、職稱晉升、資源分配等的重要標準。當然,進入引文索引的期刊論文總體上要優于其他期刊上的論文。可一旦科學引文索引被用作評價工具,評價結果能給發表者帶來豐厚的物質利益,就會產生亂象。

        在執行《意見》過程中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要建立論文質量的中長期評價機制,讓學者在更從容的環境中開展有實際學術和社會價值的研究。其次,要打破期刊壟斷和期刊評價壟斷。再次,要將學術評價權更多賦予學術共同體,完善同行評議制度。

        國際期刊使用必須堅持正確價值導向

        文件: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防止國際期刊論文至上。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賈浩提問:在論文寫作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國際數據和期刊,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象明:就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而言,鼓勵學者在國際刊物上發表學術成果,可以促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與國際同行的學術交流,有利于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但與自然科學研究相比,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必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相關研究涉及都與我國主流價值觀、國情與國家利益相聯系,一些相關國際刊物對我國存在意識形態偏見,愿意刊發一些與我國主流價值觀和國家利益相左的文章。因此,在哲學社會科學評價方面,必須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堅持質量第一的評價原則,不分國際國內期刊,真正根據質量評價其學術水平。

        正確理解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國際化

        文件:不得為追求國際發表而刻意矮化丑化中國、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清華大學助理研究員朱垚穎提問:當前一些國際期刊喜歡發表矮化丑化中國的研究結果,我們應該如何看待?

        吳合文:目前,國際上確實有少數期刊、媒體刻意出版矮化丑化中國的研究結果,在少數國內學者心中產生了“負面聲音好發表”的心態。貧窮、落后、制度不完善、機制不健全等關鍵詞成為國際刊物的中國學術標簽。這一方面不符合中國實際,另一方面丑化了中國形象,是刻意而為。

        第一,在執行這一政策時,要正確理解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國際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必須在國際上發出自己的聲音。要用科學嚴謹的方法系統地傳播中國的成功經驗。第二,區分刻意矮化丑化中國和理性提出建議兩種立場。為此要制定哲學社會科學涉外發表的相關制度,為學者在國際刊物上發表提供標準和依據。

        擺脫論文評價指標“唯客觀化”

        文件: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引用率和影響因子等指標與資源分配、物質獎勵、績效工資等簡單掛鉤,防止高額獎勵論文。

        中國礦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后趙旸提問:這樣的評價機制為什么久除不去?如何才能改變現狀?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主任柯政:意見中提出的現象,確實比較普遍。對這種做法的弊端,部分管理者不是不知道,而是覺得不得不如此。學術研究領域,對于學術評價“唯客觀化”的心態還大面積存在,希望用一種相對客觀的指標評價成果,其用意就是想避免爭論。短期“怕麻煩”的壓力,超過了長期“傷害學術”的擔心,“唯論文”就愈發積重難返。

        此次《意見》的出臺,旨在以“破”推“立”,“大破”以求“大立”,也不失為一種問題解決思路。但最終解決,要找到另外一種不同于“唯論文”但也符合客觀化要求的指標,同時要打破“唯客觀化”期待,要準備承擔各種預料中和預料之外的壓力。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實現評價改革。

        讓高校教師多元化發展

        文件: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導師崗位選聘、人才計劃申報評審的唯一指標。

        范丹提問:目前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把論文發表視為一件重要事情,這個傾向怎樣扭轉?

        北京林業大學法學系副教授楊帆:近年來,課題和論文可謂壓在很多高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頭上的兩座大山。以論文作為指標,本無可厚非,但片面強調論文,只看發表的刊物,不看文章質量,違背了學術發展規律。在這種考評機制的激勵下,直接導致了高校教師行為上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在論文的炮制和發表上,而無視乃至忽略了論文的學術性、思想性和創新性。

        高校和科研單位,總要對教師和科研人員進行績效考核、職稱評定等。而公平進行績效考核和職稱評定,標準的客觀化、易度量是前提。文章數量和發表刊物級別等形式要素,相對于論文的學術性和思想性等內容要素來說,更客觀易度量,因而被許多高校作為評價的主要標準。我希望,教育部應制定綜合性的考核標準,盡量讓高校教師多元化發展,而不是都擠在一條逼仄道路上。

        更加看重科研成果的實際價值和社會貢獻

        文件:不得把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教師招聘、職務(職稱)評聘、人才引進的前置條件和直接依據。

        賈浩提問:把論文收錄數作為教師招聘、職務(職稱)評聘、人才引進的前置條件和直接依據,會怎樣傷害學術生態?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波:目前一些高校在引進人才時,會設定明確的論文指標,同時在簽訂勞務合同中,也存在將論文數等指標列入考核范圍中的做法。這種方法導致過去幾年,中國學者的論文總數增速很快,但是也出現了少數領域論文質量不高,甚至造假嚴重等問題。

        因此《意見》的出臺,希望打破論文唯上的僵化考核體系,更加看重科研成果的實際價值和社會貢獻。但要短期內改變這種格局,還面臨很多挑戰,怎樣處理好論文作為指標具有可量化性強的特點,和其他考核指標難以量化、主觀性較強之間的關系,有效避免在招聘和職稱評選過程中的尋租行為,需要找到更加科學有效的辦法。但可以想到,《意見》出臺后將倒逼高校開始構建新的考核體系,在學術研究導向、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更關注學位論文本身的水平和質量

        文件: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唯一標準。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徐鑫悅提問:把學位授予和論文發表脫鉤,對我們在讀研究所會帶來哪些變化?

        陳波:將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前提,是許多高校博士和碩士畢業的基本要求。這導致一些高校教師將論文考核壓力轉嫁給學生,造成了較多師生矛盾。實際上,大多數國家并不要求將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依據,而是更關注學位論文本身的水平和質量。因此,未來應當提高學位論文審查的嚴格性,將學位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主要依據。

        從對人的評價轉向到對成果的評價

        文件:不得將學歷、職稱等作為在教育系統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限制性條件。

        趙旸提問:青年學者、研究生等群體發論文確實很難。如何將這項政策落實,為這個群體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蘇州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余慶:一些學術期刊將學歷、職稱等作為論文發表的限制性條件,主要體現為有的期刊有不成文歧視性規定,拒絕研究生或青年學者作為獨立作者或第一作者,有的期刊明確要求博士生須掛上導師姓名才可發表,甚至要求改變作者順序,將導師或知名學者位次置前;同時,發文機構、身份固化色彩濃重,不少期刊優先刊發知名高校、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以提升引用率、影響力,進而擠占青年學者的學術空間。

        解決這些問題,要讓學術評價從當前對人的評價的傾向,轉到對成果本身的評價,通過加強同行評議、學術共同體建設等途徑,配之以簡化作者介紹等具體做法,讓學術內在邏輯在期刊選稿中發揮更大作用。

        厘清學術權力介入評價的限度和邊界

        文件:不得多頭評價、重復評價,嚴格控制涉及論文的評價活動數量和頻次。

        徐鑫悅提問:如何才能真正控制涉及論文的評價活動數量和頻次?

        余慶:“多頭評價、重復評價”表現在,一方面管理機構出于便利原則,要求科研人員反復準備成果材料,滿足自身簡化評價程序要求;另一方面,科研人員出于現實考量,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評價方式,如一些高校對SSCI期刊論文獎勵數倍于CSSCI,部分科研人員自愿進行重復評價,并從中獲利,造成科研成果發表偏離學術邏輯,學術評價成為學術研究指揮棒。

        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厘清學術權力介入學術評價的限度和邊界,對借著學術權力之手進行的學術評價有所限制;同時,進一步完善評價方法體系,堵住體系漏洞,如采取成果評價就高原則等,將成果評價與科研人員評價統一起來。

        提倡多維度論文質量評價

        文件:不得盲目采信、引用和宣傳各類機構發布的排行榜,不過度依賴以論文發表情況為主要衡量指標的排行性評價。

        徐鑫悅提問:我們該如何看待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排行榜?

        聊城大學文學院教授盧軍:各類排行榜,作為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學術成果質量評價的一個熱門指標,既有其便捷合理的一面,也存在諸多問題。由于某些排行榜是不少高校制訂高層次科研獎勵及人才計劃評聘的重要參考之一,導致不少科研工作者將期刊等級等排行榜視為發表論文風向標,出現了學風浮躁等問題。

        為改變這種狀況,應進行多維度的論文質量評價,多元呈現評價結果,并進行綜合考量。提倡“代表作”評價制度,將論文的原創性、前沿性、突破性作為評價研究人員科研能力的重要依據。更重要的是,強化分類特色評價,按不同學科分別設置論文評價指標體系,并考量論文對所在單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面起到的作用。

        (本報北京12月16日電 本報記者 晉浩天 唐芊爾 楊 颯)

      • 相關閱讀
      • 中國國家航天局:“天問一號”計劃于明年5月著陸火星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郭超凱)在介紹中國航天未來還將實施哪些重大工程任務時,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17日在北京表示,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目前狀態非常好,明年5月中...

        時間:12-17
      • “祖國是最堅實的后盾”——2020年中國領事工作綜述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祖國是最堅實的后盾”——2020年中國領事工作綜述  新華社記者溫馨、孫楠  外交部領事司17日舉辦2020年度領事工作媒體吹風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領事工作。外交部領事...

        時間:12-17
      • 各地積極采取多種措施 織密扎牢疫情防控網

          央視網消息:進入冬季以來,各地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嚴格執行“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織密扎牢疫情防控網,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  近日,“大連市冷鏈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全面上線運行,...

        時間:12-17
      • 偶遇“玉兔”、貼暖寶寶、換迷彩服 “嫦五”返程“萌點”多

          中新網北京12月17日電 (李京澤)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志著中國首次月球采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從降落到被送離著陸區,細心的網友在“嫦五...

        時間:12-17
      • “嫦娥五號”圓滿成功 中方對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和協助致謝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 張素)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對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和協助表示衷心感謝。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

        時間:12-17
      • 負面清單再“瘦身” “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得到鞏固和維護

          央視網消息:12月16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修訂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對外公布。與2019年相比,這份新的負面清單有何變化?對于激發企業和市場活力又將產生哪些作用呢?   減少...

        時間:12-17
      • 陜西省革命老區鎮巴縣結束不通高速的歷史

          央視網消息:陜西省重點交通扶貧項目——西鎮高速公路16日全線通車,不僅結束了革命老區鎮巴縣不通高速的歷史,也標志著陜西省漢中市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的目標。  漢中市境內的西鎮高速公路起于西鄉...

        時間:12-17
      • 云南省景海高速瀾滄江特大橋鋼箱拱順利合龍

          央視網消息:16日,云南省景洪至勐海高速公路瀾滄江特大橋鋼箱拱合龍,為昆明至曼谷公路大通道的進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礎。同時,大橋建設過程中還采取了針對性措施,加強對雨林和生態的保護。  瀾滄江特...

        時間:12-17
      • 王毅將出席2020年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會議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7日宣布:2020年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咨詢委員會會議將于12月18日晚以視頻形式舉行,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將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咨詢委員會由包...

        時間:12-17
      • 經歷了8次萬米深潛之后 “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結構檢測合格

          央視網消息:再來關注載人深潛。中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完成馬里亞納海溝海試后,在三亞中科院深海所進行了為期10多天的無損檢測。  檢測結果表明,潛水器在經歷了8次萬米深潛之后,載人艙、...

        時間:12-17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伊人网综合在线视频|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看| 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91综合久久婷婷久久| 四月婷婷七月婷婷综合|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激情综合丁香五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亚洲妓女综合网99|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五月|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selulu|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看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