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九江12月10日電 題:江西描繪長江“最美岸線”:江豚騰躍 水清岸綠
記者 李韻涵
“現在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江豚在水中活躍,這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曾經是漁民的舒銀安如今“洗腳上岸”,成為了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江豚巡護志愿隊中的一員。
長江江豚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指示性物種,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物種,因種群數量少,也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長江江西段152公里岸線全在有著“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稱的九江市境內,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三分之二的水面也在九江境內。九江市湖口縣的石鐘山旁,便是長江與鄱陽湖的交匯處,也是江豚在江湖之間洄游遷移的重要通道。
“漁船會干擾江豚,捕魚也會減少江豚的食物,曾經江豚的生存環境十分堪憂。”舒銀安祖輩世代捕魚為生,而他于2017年上岸正式成為一名“護豚人”,每日清晨五六點便開始巡護工作,曾經的捕魚生涯也讓他更了解江豚的習性。

“湖口縣的禁捕退捕工作已全面完成。”據湖口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婁劍平介紹,隨著今年長江全面禁漁以及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工作的推進,江豚這一瀕危物種也將得到較好的繁衍生息。
除了水更清,長江江西段的岸也悄然復綠。如今的長江邊,一批化工企業關改、搬、轉,連鋼廠也變身綠色旅游景區。
走進九江萍鋼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大九鋼”),映入眼簾的便是隨處可見的綠色植被,聞不到一絲異味,絲毫感覺不出這里是一家“煉鋼”的企業。
“方大九鋼按照京津冀最嚴的環保標準進行提標改造,全力實現清潔生產、超低排放。”方大九鋼黨委書記徐向陽告訴中新網記者,該企業用含綠量的提高帶動含金量的提升,綠色發展的生態優勢轉換為效益提升的經濟優勢。
據了解,方大九鋼投入環保資金10余億元,主動實施環保技改升級,啟動原料場棚化密封環保改造、實施廢鋼場大棚改造、建設江西省首套燒結煙氣脫硝工程等,當前企業綠化率超過30%,2019年成功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
據了解,九江市大力開展非法碼頭整治,共拆除碼頭74座、泊位87個,騰出岸線7529米。同時,通過“關停并轉搬”等措施,累計退出小、散、亂、污等化工企業共127家。累計栽種各類綠植700多萬株,堤頂道路“白改黑”近160公里,治理廢棄礦山8626畝。
工廠搬了,公園、觀景臺也建起來了。“越來越多的人愿意來這里游玩。”九江市瑞昌市碼頭鎮居民舒國珍談起改造后的江岸難掩笑意,他告訴記者,江岸改造完后,修建了濱水公園,成為市民們散步休閑的好地方。
站在瑞昌觀江亭上眺望,船舶正來往不斷,江岸綠意蔥蘢,一幅長江生態畫卷緩緩展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