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12月3日電 (記者 張一辰)“陜西省采取農藝調控、品種替代、種植結構調整、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65.05萬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任務。”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處長李強表示。
3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該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情況向外界進行發布。
在推進土壤污染源頭管控方面,李強表示,嚴格控制涉重金屬行業排放。以礦產資源開發活動集中區域為重點,開展歷史遺留污染源排查整治。同時,配合農業農村部門繼續抓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持續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和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
據統計,陜西省2019年重點行業重金屬排放量相較2013年下降12.37%。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四級調研員朱江鵬表示,該省高度重視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治,以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全口徑清單為基礎,對重點行業企業減排實施分類管理和評估,將重金屬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重點行業企業,通過實施減排工程項目,實現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下降。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副處長李旭輝表示,該省將持續開展土壤污染執法檢查,不斷優化執法方式和程序,規范開展土壤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工作。對惡意偷排有毒有害物質造成土壤污染等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將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