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湖北進口冷鏈食品需闖“四關” 建立信息追溯平臺
中新社武漢12月3日電 (武一力 郭姍姍)記者從湖北省市場監管局3日召開的湖北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介紹會上獲悉,該省建立了進口冷鏈食品信息追溯平臺,為商品配“電子身份證”,可精準追溯涉疫食品流通環節全過程。
近來,中國多地先后報告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或產品核酸檢測陽性。如何讓進口冷鏈食品吃起來放心?據了解,從國門到家門,進口冷鏈食品需闖“四道關”。
第一關是口岸通關關。目前,對以湖北為第一入境地的進口冷鏈食品,湖北要求出口方需參照中國相關技術指南,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核酸檢測,對生產作業環境定期消毒,對冷鏈食品及其包裝進行出口前檢測。
第二關是冷鏈運輸關。承運單位要嚴格查驗進口冷鏈食品海關通關單證、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等“三證”,不得承運無進貨來源的進口冷鏈食品,運輸過程中不得開箱。
第三關是貯存保管關。第三方冷庫、連鎖超市和電商的總倉冷庫需對存量進口冷鏈食品全面自查,核對上報相關產品的海關通關單證,開展核酸檢測和消毒工作。
第四關是市場銷售關。各市場開辦者做好銷售場所的日常消毒工作,對進口冷鏈食品逐批查證驗貨,如實記錄進口冷鏈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保質期、進貨日期等內容,并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向消費者公示進口冷鏈食品“三證”。
據統計,截至11月27日,湖北共排查、協查進口冷鏈食品逾300噸,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凍品。
為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日前會同相關成員單位建立了湖北進口冷鏈食品信息追溯平臺。據該平臺研發人員之一于太印介紹,平臺采用追溯碼、區塊鏈技術,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從進入湖北首站到消費端全鏈條最小包裝精準追溯,實現貨、庫、車、人全環節精準管理,實現來源可溯、去向可追、精準定位,并可與湖北健康碼對接,實現人物同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