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專訪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代辦:不羞于談論才能消除歧視
作者 薄雯雯
今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艾滋病日。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臨時代辦周凱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影響艾滋病防治的最大障礙就是歧視,只有人們不羞于談論,傳遞正確的知識,才能消除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視。
“不要羞于談論”
“影響艾滋病防治最大的障礙就是歧視?!敝軇P說,因為受到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高危人群就不敢去談論、去檢測和去接受治療等相關服務,這就增加了艾滋病病毒傳播的危險性?!胺雌缫暿且粋€非常持久的話題,需要持續不間斷地去做工作?!?/p>
據周凱介紹,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一直在開展針對大眾、高危群體及青年學生等人群的反歧視宣傳活動。每年“零歧視日”(3月1日)、國際艾滋病燭光紀念日(5月第三個星期日)以及世界艾滋病日等都會開展相關主題宣傳活動。
周凱表示,宣傳活動往往會邀請親善大使等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來動員更多人的關注與參與。此外,還會舉辦“走進校園”的活動,通過親善大使與大學生對話交流,讓更多青年學生參與推動艾滋病零歧視。
“不要羞于談論?!敝軇P呼吁道,只有我們更多地關注、更多地談論,傳遞正確的知識,才能消除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視,創造一個非常有利于艾滋病防控的環境。
發揮社區組織的力量
“歧視是多方面的,不僅來自外界,也有一些歧視是來自感染者自己,是一種自我歧視?!敝軇P強調,這時就需要發揮社區組織的力量。
社區組織是指那些由其服務對象主導并為服務對象所在群體負責的組織團體。據周凱介紹,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社區組織大多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男同性戀和男男性行為者、吸毒者、性工作者、跨性別群體等人群組成,為高風險人群提供服務。此外,也有由志愿者組成的社會組織。社區組織大部分都在民政部門或衛生相關部門登記,合法地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我們會與社區組織一同開展能力建設的培訓活動。通過交流、培訓,與感染者進行溝通,讓他們提高對歧視的認識,這其實是一種消除自我歧視非常有效的手段?!敝軇P說。
“由于歧視的存在,艾滋病高危人群是很難被接觸到的,所以我們通過社區小組的參與,接觸到這些人群,把信息準確而及時地傳達給他們。”周凱表示,中國在支持社區組織參與防艾這一點上做得特別好,中國的“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基金”現已支持了上千個組織開展針對高風險人群的宣傳教育、預防干預、檢測咨詢以及感染者的關懷救助等工作。
“U=U”是什么?
周凱認為,增加民眾對艾滋病防治的了解同樣是消除歧視的關鍵?!半S著科學的發展,現在有很多很好的手段可以有效地阻止艾滋病病毒的傳播,比如‘U=U’的概念。”
“U=U”,即“持續檢測不出=不具有傳染性(Undetectable equals Untransmittable)”,指的是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堅持接受抗病毒治療后,體內的病毒載量連續6個月以上持續處于檢測不出的水平時,艾滋病病毒就不會通過性接觸傳播方式傳播。這一結論基于醫學實證經驗并受到多個醫學學術研究所支持。周凱表示,因此不必對艾滋病病毒產生畏懼,也不應對其感染者污名化與歧視。
周凱還強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可以生出健康的寶寶?!叭绻谌焉锖筒溉槠陂g母親持續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幾乎能夠消除母嬰傳播風險?!?/p>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逐漸平穩,由社區組織主導的為感染者和重點人群的檢測、咨詢、治療關懷等服務迅速恢復。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社區組織的充分參與下,在尊重人權和保護脆弱人群的良好環境下,如果每個人都能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我們可以戰勝新冠和艾滋兩個疫情?!敝軇P說,讓我們每一個人用實際行動,響應今年艾滋病日的主題,“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