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1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郭業洲28日在此間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彰顯了“一帶一路”倡議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使得“一帶一路”合作所承載的絲路精神更加熠熠生輝。
郭業洲指出,在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一帶一路”作為聯系聯通中國經濟內外循環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義。“我們應共同研究中國新發展格局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新機遇;共同探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全球治理改革創新開辟的新路徑;探索疫情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新思路。”
第四屆“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國際論壇28日在此間舉行。本屆論壇以“疫情下的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相關領域的國內外政、商、學界專家線上線下共聚。本屆論壇由復旦大學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聯合主辦,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與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聯合承辦。
盡管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沖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現了新的業態。論壇上,“一帶一路”的強大生命力和內在可持續性得到再次強調,與會專家學者針對疫情下“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提出政策建議。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長焦揚表示,近一年來,盡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經濟低迷等不利因素影響,“一帶一路”建設仍舊逆勢前行、韌勁十足;疫情沒有逆轉“一帶一路”合作的勢頭,反而凸顯了“一帶一路”合作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她說,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不斷擴大研究與合作的深度廣度。
焦揚認為,“一帶一路”的研究和專業智庫建設應著力服務新發展格局,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著力加強公共衛生領域合作,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著力擴大教育開放交流,促進民意相融民心相通。
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印度尼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尤素夫·瓦南迪(JusufWanandi),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在論壇大會上發表特別演講。
大會的企業家論壇上,十余位參與“一帶一路”相關項目的企業家,就疫情下企業的海外業務狀況和應對經驗進行分享。據介紹,今年是“一帶一路”企業家論壇第二次舉行,參與本屆論壇的企業家代表性更加廣泛,他們來自央企、地方企業、民企和海外企業,有高科技企業、物流企業、服務企業等,反映了中國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的新發展和巨大潛力。
專家研討會上,20位不同專業背景的專家學者圍繞“雙循環”、跨大陸交流、開放發展理念、環境治理與生態安全共建、區域安全和發展戰略等主題發表演講,就如何在全球疫情發展和單邊主義抬頭的雙重沖擊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進全球治理展開討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