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進博會)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主任:讓“互聯網+醫療”惠及更多民眾
中新網上海11月7日電 (記者 王慶凱)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主任、中日友好醫院醫院發展辦主任盧清君7日在第三屆進博會“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智慧醫療論壇”上表示,中國應加快“互聯網+醫療”模式,提升基層醫院臨床診治能力,破解中國“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讓“互聯網+醫療”惠及更多民眾。

該論壇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網絡與中新社國是論壇共同主辦。
盧清君表示,移動互聯網增進了醫療健康業與互聯網的緊密結合程度,我們將其定義為“互聯網+醫療”模式,包括遠程醫療、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通過這種業務模式增加了中國醫療健康業的服務能力。
論壇上,中國新聞社國是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聯合發布《共享健康中國機遇白皮書(2020年)》也指出,隨著“互聯網+”思維與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推動了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
盧清君認為,以遠程醫療、智慧醫療為代表的“互聯網+醫療”模式促進了醫院與醫院、醫生與醫生之間的協同關系,“這是解決基層醫院解決不了的疑難重癥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種幫扶關系。”
當前,智慧醫療解決中國醫療衛生領域中老齡化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病例數快速增長,也緩解了因長期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而造成的醫療不公平等問題,將為中國健康事業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在盧清君看來,互聯網診療是便民、惠民的舉措,應加大應用范圍和推廣力度,將診療重點放在已經確診的常見病、慢性病和多發病領域,進而實現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帶動基層醫療衛生的快速發展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