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題:揭秘環境減災二號A、B星:2天出一張圖 相機幅寬優于800公里
作者 郭超凱
9月27日,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發射后將以防災減災、環境保護為主要業務,并兼顧國土資源、水利、農業、林業、地震等行業需求。

2天出一張圖
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兩顆衛星技術狀態相同,設計壽命為5年,每顆衛星配置有4類光學載荷:16米相機、高光譜成像儀、紅外相機、大氣校正儀。
兩顆衛星通過同軌組網可快速獲取地面影像,具備可見及紅外多光譜數據國土2天1張圖、高光譜數據國土15天1張圖的能力,將大幅提高中國中等分辨率可見光、紅外及高光譜數據獲取能力,滿足國家對相關領域遙感數據持續供給的急迫需求。
后續,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將接替已在軌服役12年的環境減災一號A/B衛星,圖像數據將廣泛應用于災害監測與評估、災后恢復重建、環境監測監查等方面。

4臺相機拍出“大幅寬”圖像
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各搭載一臺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08所研制的光學載荷,每臺光學載荷均由4臺16米多光譜相機(簡稱16米相機)組成。該相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研制周期短和系統可靠性高等特點,應用適應性較強。
16米相機單臺幅寬優于200公里,單星配置4臺相機,可實現優于800公里的幅寬,相當于從北京到沈陽的距離。4臺相機單次成像,每臺相機捕獲不同影像,之后經過簡單拼接處理,便可以得到一幅800公里“大幅寬”圖像。
大幅寬的實用性也是實至名歸。今年6月以來,中國南方迎來持續強降雨,影響范圍較廣。面對洪澇、雪災和旱災等大范圍災害,快速獲取災害影響范圍和損失情況對于救災工作至關重要。“大幅寬”16米相機的一景圖像,便可捕獲大范圍災害影響情況,能為及時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衛星采用CAST2000平臺
平臺是打造高水平衛星的關鍵。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采用了CAST2000平臺,這一平臺具備較寬的載荷適應性,并可根據載荷需求配置姿態控制、大范圍姿態側擺機動能力、靈活軌道機動能力,滿足高機動能力、高精度控制、高穩定度及長壽命高可靠需求。
至今為止,依托于CAST2000平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所屬航天東方紅公司先后研制發射了高分一號、環境減災一號C衛星、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一號、海洋一號C/D衛星、中法海洋衛星等型號,為中國高分辨率觀測、環境減災、海洋水色遙感及國際合作等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據了解,環境減災二號A、B星入軌后,將與高分一號、高分六號協同組網運行,這是環境減災衛星首次開展衛星項目間的融合協同,星座協同將提高衛星利用率,整體提升中國對地遙感觀測效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