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7日電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7日發表《新疆的勞動就業保障》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新疆大力實施就業惠民工程,持續加大就業培訓力度,積極拓寬就業渠道,有效擴大就業容量,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各族群眾收入水平不斷提升、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新疆地處中國西北邊陲,長期以來,受歷史和自然等因素的影響,發展相對滯后,貧困人口較多。特別是南疆四地州(和田地區、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生態環境惡劣,經濟基礎薄弱,就業承載能力嚴重不足,是國家確定的深度貧困地區。
白皮書指出,做好勞動就業工作,對于保障各族人民勞動就業權利、發展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
近年來,新疆的勞動就業保障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總體態勢良好。白皮書從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更趨合理、勞動力素質明顯提升、居民和職工收入穩步增長等方面詳細介紹新疆勞動就業保障工作的基本情況。
據介紹,2014年至2019年,新疆的勞動就業總人數增長17.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義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義增長8.9%;2018年至2019年,南疆地區及兵團四個深度貧困團場有15.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并實現了脫貧。
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日子越來越紅火,心情越來越舒暢,笑容越來越燦爛。白皮書提到,許多人經過自主選擇,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絕大多數人對當前的工作生活狀況表示滿意,對未來充滿希望。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玉麥鄉貧困戶熱汗古麗·依米爾到浙江省慈溪市務工后,4年時間給家里匯款十幾萬元人民幣,在老家蓋了新房,買了新家具,家庭面貌煥然一新。
白皮書同時指出,新疆的勞動就業保障工作還面臨經濟發展底子薄、農村富余勞動力人數多、就業技能水平低等困難和挑戰。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勞動力素質、轉變思想觀念,是解決新疆勞動就業的一項長期任務。(完)